第92章(1 / 3)

皇上叹了声,胸腔中迸出些许杂音,抬手示意众人安静,疲乏道:“吵得朕头疼。既然你们都将此女夸得天上有地上无,不如让朕见识一番。”说罢,他一挥手,立即有老太监取了托盘,上放一个密封的锦囊,递给下头跪着的姜颜。

皇上像是累极了似的,眼皮一眨一眨,哑声道:“锦囊中有朕亲自题写的经义一句,一炷香的时间,命你做策论一篇。若是写不出来亦或是笔力不足,朕便摘了你举人的头衔,贬为奴籍。”

一炷香的时辰,只是平时考课策论的一半,皇上分明是在刁难她,让她知难而退……

可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姜颜双手接过,竭力让声音平稳道:“是。”

纸团上写的是《孟子》中言:“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太监给她搬了书案和团蒲,姜颜便撩起下摆跪坐团蒲上,铺纸研墨。一炷香被点燃,每散发出来的一缕烟雾都像是催命符,姜颜提笔润墨,悬腕的时候才发现手指抖得厉害,众目睽睽,千钧一发,若说不紧张那必定是假的。

她闭了闭眼,深吸一口气又徐徐吐出,再睁眼时她落下第一笔。进入状态后,不觉时光飞逝,笔走龙蛇,写到一半方觉自己部分言论不妥:方才听皇上讲话,因是保守之人,文章中提到的变更官员核定等策论怕是会引起他的反感,有女子干政之嫌……

现在当务之急,是保住自己的脑袋。

姜颜鼻尖冒汗,抬头看了眼香炉中的熏香,只剩下不到四分之一的长度。思忖之下,她还是抬笔划去那一大段,整改思路重写。

下笔如飞,忽闻铜锣声响,太监唱喏道:“时辰到”

姜颜搁笔,起身跪拜,退至一旁,看着老太监将她墨迹未干的卷子呈上去。她不动声色地将右臂背在身后,藏住了那只微微发抖的腕子。

殿内一时静得可闻落针。

太监秉烛,龙椅上的老皇帝伸出一双干瘦带斑的手,展开姜颜的卷子看了起来,耷拉着干枯的眼皮,看不出一点喜怒。半晌,他才将卷子随意丢在一旁,嗤了一声道:“可惜了,错投了女儿身。”

姜颜目光怔然,一时拿不准皇上这话是何意思,相反,朱文礼倒是微不可察地松了一口气,绷紧的身子放松了不少。

“姜颜,你听着,本朝不许女子为官这一条乃是铁律。”顿了顿,皇上又道,“可朕倒想看看,一介女流到底能走多远。前提是你要舍弃女儿身,以男装示人,过两年便隐姓埋名,由皇后为你指婚,安心嫁人罢。”

指婚?

姜颜忙跪拜道:“陛下,学生……”

一句话还未说完,皇后却及时打断她道:“姜颜,还不快谢恩?”

皇后皱着眉,连冯祭酒也轻轻朝她摇头,姜颜便知道皇上做此决定已是大让步,若再谈及儿女情长的事,怕是会惹得龙颜大怒。

“来日方长,陛下圣明。”一直沉默的苻首辅龙椅之上一躬身,目光却是望向姜颜,那句‘来日方长’显然是说给她听的。

苻首辅,这是在帮她?

心中的躁动压下,姜颜咬了咬牙,跪拜叩首:“学生必当谨遵教诲,叩谢皇上隆恩!”

虚惊一场,皇上身子疲乏,由太监搀扶着回了养心殿,冯祭酒和苻首辅也相继离开。姜颜跪拜送走众人,又朝皇后和太子一拜,起身欲走,却听见皇后沉沉唤道:“姜颜。”

这一场考课比以往任何异常都耗费心神,姜颜定了定神,回身朝皇后拱手道:“娘娘有何吩咐?”

皇后缓缓起身,凤冠霞帔,苍凉又美丽。她似是自嘲一笑,道:“我知道你在怨本宫,但本宫先是一个母亲,其次才是皇后,本宫所做的一切只为太子。”

“学生知道,也并未怨过娘娘。”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