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英怒道:“我都已经被关在这里了,还能如何对他不利?!我有多少筹谋是为了你,你连这点事情都不愿意为我做吗?!”

“是的,我不愿意。”傅寒青将他的手拉下来,淡淡地说,“或许你说的是真的,但这个世上已经没有人会信你了。”

傅英拼命地抓着傅寒青,却还是被他一点点推开,傅英不禁吼道:“我不管别人,你得信我,我每天都在被他折磨,我”

傅寒青看着傅英的眼睛,很慢很慢地站起身来,低声道:“父亲,我是你的儿子,这么多年的纠葛,咱们都欠了人家的,受什么痛苦折磨,也是应该应份。我不会不管你,你有什么不甘怨恨,都冲着我来吧。”

“阿玦现在过得很好,不要再打扰他了。东西我会去找了给他,但我不会替你向他传话的。”

在傅英不敢置信的目光和大声叫嚷中,傅寒青豁然转身,大步而去。

第126章 枯骨两何如

自从知道了父亲的死因之后, 每每夜深人静时,应翩翩时常会忍不住去想,他临死前, 心里会在想什么。

可惜想来想去,有无数种可能,却终究是不得其解。

他唯一可以确定的一件事,就是如果还有重来一次的机会, 应钧一定还是会选择站在长雄关外, 迎接他一生中最后一场的战斗。

因为他少年成名, 功绩彪炳, 战无不胜, 却不是求家财万贯,亦非盼青史留名。在无数次的厮杀中, 没有人能够预测到自己的输赢、生死,每一回骑上马, 举起剑,或许下一刻面临的都是无情的死亡。

奋勇迎战,只因心许家国,身不足惜。

故而戎马一生, 未能死于沙场,难言死得其所, 然不憾于天,不怨于人, 虽临险地, 大志未夺, 纵身无完骨, 却有何加哉!

这位将军, 生前万人敬仰,死后满身污名,到如今,他身上的冤屈终于由他的儿子洗涮干净,还了一份清名。

应翩翩通过多方调查,总算找到了几名能够分别证实傅英说法的人证。

有人是当时跟在傅英身边的侍卫,有人是觉得应钧话中并无寻死之念的老兵,还有人注意到了傅英言行之间多有矛盾之处,当时却不敢说出。

这些人的供词再与傅英的讲述一一对应,终于证实了应钧当年其实已经想好了反败为胜的良策,可惜为奸人所害,功亏一篑。

应钧当年便在民间多有崇拜者,如今有了朝堂对峙,当众正名,也再次掀起了一股纪念他的风潮,百姓们甚至自发为应钧修建了庙宇,上香叩拜。

几日之后,圣旨颁下,皇上追封应钧为义勇辅国英济大将军,加封一等公,为其修庙祭拜,列入忠义传。

同时,又令镇军将军傅寒青即日启程赴往边关,镇守西戎与大穆之间北侧交界处的邙阳山山脉,无诏不得回京。

其父傅英因傅寒青愿承其罪,又配合为应钧正名,免于一死,贬为庶民,发往赵县修建西皇陵。

关于这样的处罚,人人心里有数,皇上看似宽恕了傅英,但他本来也是一个疯疯癫癫的废人了,生与死没有什么区别,将他与傅夫人留在京城附近,反而成为了控制傅寒青忠心戍守边疆的人质。

皇上这是要彻底榨干傅家的最后一点利用价值,这样的处置,基本也宣告着五皇子基本上与帝位是无缘了。

看来经过这段时间的冷处理,皇上也对于继承人一事再次进行了深思熟虑。

他不光考虑到五皇子的性格过于激进,也看到了傅家的张扬和妄为,这样的外戚一旦得势,极难掌控,也终究让皇上打消了扶持黎慎韫的心思。

天气已逐渐转凉,傅寒青启程的那一天,下起了今年的第一场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