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看,这辈子的最后一次了。”
??说,他在老家还有一个94岁的老嫂子呢,父母和大哥都没了,家里就剩这么一个耳聋`?花的老嫂子。
他得替大哥将嫂子安顿好了??回来。
九十多岁了,嫂子还要跟着??孙一起远离故土,那心里得多难受啊!
家人们劝不动他,只好出动大批人马跟着老爷子回老家。
于宝塔已经退休了,肯定要跟着亲爹回去,于晏和于童也要随行,孙辈里只有最小的孙子于暄因为面临研究?毕业分配,需要在医院实习,?法一起回去。
接到老家的电话后,一行人很快就坐上了南下的火车。
老家的房檐、牌匾、挑担的行人、窄小的巷道,以及江面上的渡船和号子,都是于童没??过的。
她牵着??子的小手,走在爷爷和父亲的??后,试图将这里的景象永久地刻在记忆里。
这里处于海拔175米以下,很快就会淹没在三峡库底。
清明节这天,于家村全村162户,四百多口人,一起跪在于家祠堂前祭拜祖先。
于爷爷的辈分最高,由??孙搀扶着跪在最前面,与自己的父母亲人,以及这个已经延续了三百年的祠堂,做最后的告别。
跪在他??后的是泣不成声,悲伤彷徨的乡亲们。
于爷爷知道,此时的任何安慰都是徒劳的,人的适应性很强,在新家园定居以后,一切都会好起来。
他由??孙们搀扶着,率先前往祖坟,来到父亲的坟茔,按照三峡地区的习俗,在坟前放了一挂鞭炮,才将父亲请进一个一米长的简壳里,缓缓用红布罩上。
于家村的大多数人都决定留在??省,只有少数几户选择了去广东?活。
所以新坟址选在了海拔175米?上的风水宝地,距离老家并不远。
将父母、大哥、妹妹都安顿好以后,于爷爷坐在板凳上休息,想起什么又喊来侄孙问:“我记得咱们村里还有三个抗美援朝的烈士,他们三位的坟要怎么办?县里有什么说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