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2 / 3)

她不要在乡下当畜生,也不愿在城市打工,她要当城市的人。

这个想法烧得她难受,她被这个梦刺激出无数力气,像是藤蔓,弯弯曲曲拼了命地长,可她在很深的洞里,要长到外面去不晓得要付出多少。她觉得没有人能够理解她,老师也不能,张蕾算不上很尊重老师,乡镇的老师,又能有多少见识呢?

她更看不上她的同学,就像此时此刻,她惊讶于明月的无知,幼稚,还有井底之蛙一样的心思。

明月不想当畜生,畜生要出一辈子的力气,老了就被人卖,被人吃,畜生落到人手里,就只有肉的意义。

可她也没有很想离开子虚庄,她苦恼的,同样没有人能回答她,为什么要出去打工才能挣到钱?为什么要离开家乡才能过上好日子呢?

她问张蕾:“像家住在苏州那里的人,还要去打工吗?”

张蕾说:“市民当然不需要,他们本来就有很好的工作。”

明月真羡慕他们,不用离开家,就能挣许多钱过好日子。凭什么她们就得离开家才成?老天爷可真不公平。

张蕾几乎是用一种怜悯的语气告诉明月:“你要是能考上大学,在城里上班,就变成市民了,你的小孩也就在城里上学,以后世世代代都是城里人。”她觉得她的同学,远远没有能思考到这一步的能力。她愿意跟明月说,仅仅是因为她觉得明月成绩稍微好一些,大约能懂她的意思。

世世代代做城里的人,是一个非常崇高的理想,张蕾这样想。

明月沉默着,她有许多问题,像春天里飞的柳棉,春风驱赶着,权威着它,没有方向没有结局。

春天要死了,明月放学骑车从田埂间穿过时看见的,因为大片大片平整的麦田已经绿到尽头,变幻作微黄,海一样的麦田起伏着,绿色的海,叫时间给调了颜色,那样的麦田,太广阔了,太辽远了,朝眼睛都看不见的边际滚动过去,土地太工整了,一块连着一块,也太多了,多到寂寥,多到痛苦,每一棵,每一棵上头都是留守着的人手心的血泡,额上的汗珠,麦子不再配得到年轻生命的血泡和汗珠,但靠佝偻的背,粗糙的手,竟依旧能延续一岁一枯荣。

尖对尖,芒对芒,风从麦田里席卷过去,从南往北,自东而西。明月不是第一次看麦田,看麦田只叫人更寂寞,要活到奶奶杨金凤那样的年岁,还很远很远呢,这样远,我只能一直这样看麦田吗?

明月想到这点,不知怎么的,有些酸心:世上一定不止有麦田。可麦田外头是什么,谁晓得呢?

她一有心事,就爱抱着小羊羔说话。明月回到家,到羊圈里喊小羊羔,它名字很随意,叫“没妈的”,它刚生下来妈妈就给卖了,当时家里急用钱。明月抱它在怀里,说:“你想不想去城里呀?”

“没妈的”咩了一声。

“那就是想。”

“没妈的”又咩咩。

“啥意思?到底是想还是不想?人都想去城里,我也有点想去,但是呢,奶奶跟棠棠都在这儿,所以我哪儿也不去。”

明月说到这,想起一个声音,一下从死去的春天里活过来,什么感觉呢?是向往,是惆怅,一半,一半。

周五没有晚自习,明月去接棠棠。幼儿园门口接小孩的大都是老人,鲜有小媳妇,他们见了面就说家常,邻村的会骑个三轮车过来。幼儿园对面坐着个老太太,九十岁,儿女都是老人,在城里帮打工的后辈带小孩子。老伴一走,就剩她自己,明月按辈分得叫她荣姥太,杨金凤都得喊婶子。

明月常常见到她,荣姥太最爱在幼儿园门口坐着看小孩儿,一坐半天。早饭吃过了,拖着身子挪到这儿来坐,来往的人,来往的车,来往的家畜,荣姥太都看,她也不怎么说话,聋得很,人耳朵一不好,跟人说话就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