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1 / 2)

“李明月,你还在吗?”李秋屿忽然喊她全名,她脑子嗡一下,觉得太生疏了,人跟人的关系真脆弱,明月用力眨眼,往上提着一口气,“奶奶等着我洗衣裳,我先挂了,再见。”

“打算哪天来?”李秋屿问道。

“初九,我得提前一天去报道。”明月心说,你问这些干什么呢,又不管我,我的事确实跟你关系不大。她说完,李秋屿那边倒像是有事,跟人说了句什么,把电话挂了。

明月怏怏走出来,天蓝得很,大杨树上的喜鹊突然哗啦啦飞过去,她抬头看看,苍穹可真干净,一丝云彩没有,仿佛是风给吹跑的,她看着鸟飞,默默给自己打气,我自己一定能坐汽车到市里,她往冯大娘家东屋走去,打算问问冯月,到底怎么坐车。

第38章   打初六开始,结婚的变多,常有扎着鲜花的小轿车打路上过。白事也多

打初六开始, 结婚的变多,常有扎着鲜花的小轿车打路上过。白事也多,老人没熬过去这个冬, 死在春天前。也不晓得打什么时候开始,唢呐班子变了,吹起流行歌曲的调调, 谁家办事, 便在门口搭个舞台,音响放的震天响,半个庄子都听得清楚。

开始是唱歌, 唱得那个凄凉, 很快,等老少爷们多了起来,台子上多了女人, 她们年纪说老不老,说少不少,这么冷的天, 露着肥的胸脯、粗的大腿,穿超短裙扭起来。大家纷纷叫好, 觉得比大集上胸口碎大石好看多了。灵堂里,办事的人家守着棺材,一会儿哭一阵,一会聊几句, 外头那样热闹、快活,各人活各人的。

这样的场合, 小孩子在,老汉老太太也在, 谁都不觉得有什么不妥。明月挤进里头,想拉棠棠走,她不肯,跟着台子上的人扭,灯光五颜六色乱闪,照在脸上,小鬼一样。

人可真多啊,都直着两只眼,看女人大腿,人越多,主家越有面子。明月觉得这很低俗,可这些人能干嘛去?他们的精神,配这个,配不了什么钢琴小提琴,歌剧话剧,他们有他们的一套精神食粮。照老传统,只找个几个老汉吹唢呐,没一个人来听,来看,太落伍了,得跟上时代的发展,别管好坏,反正是发展了。

明月被吵得耳朵疼,她拉不走棠棠,只能又挤出去,到远点儿的地方等。几个女孩子嘻嘻哈哈结伴过来,不知谁喊了声“李明月”,原来是初中同学,她们大都辍学,有一个在念师范,并不全是本庄的人。但附近庄子有红白喜事,过年闲得慌,大家就满世界地溜达凑热闹。

“你也来看这个啊?”

人家默认她不是这样的人,她是要念大学的。

明月说:“我妹妹在这儿玩儿,我等她,你们冷不冷啊?”

女孩子们穿着过膝长靴,短裙,上头是很短的袄,扎着腰带,显得苗条。

“除了你,好像之前走的张蕾也到市里念书去了。”

明月只嗯嗯应着,其中一个挤眉弄眼,说:“我前天在花桥子集上见她了,她妈妈开着小轿车,穿的皮草,张蕾也变洋气了。我跟她打招呼,她还是那么傲。”

“傲什么傲,我知道她妈的事,她妈是干那个的,钱来得不正,我听二姨说的,我二姨跟张蕾一个庄,她跟她妈过年回来搞得跟多有钱似的,那片儿的人都知道她妈的事。”

“哎呀,真的啊?”

她们睁大眼,捂着嘴笑起来,笑得意味深长,心照不宣。明月大约听懂说的什么,非常震惊,却没跟着议论。她跟同学没什么深入的话题要聊,说了几句家常,人家便又结伴往前去了。

艳舞跳到很晚,人冻得半死,也都揣手坚持看,棠棠困了,这才愿意跟明月回家去,明月快要走,交代她一些琐事,诸如要听表婶的话啦、有空来看奶奶、念书尽力而为一类,棠棠不爱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