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来,都坐,都坐,坐下说话。”孟渌波心情非常好,孟文俊新结交的这个声音伙伴,极其年轻,不到三十岁,人漂亮,说话做事都漂亮,赵斯同天生有这种魔力,他到哪里,便是哪里的中心,他同谁说话,便会把话说到这个人心里。他不会忽略任何人,哪怕路过的一条狗,都会得他一份情谊。他说什么,就容易叫人信什么,他永远神采飞扬,侃侃而谈,没有毛头小子的青涩,也没有中年人的圆滑世故,他长相太过俊美,有几分阴柔气,但他见识深广完全冲淡了旁人对他外貌的第一感觉。
李秋屿来之前,赵斯同已经用谈吐折服了孟渌波,孟文俊颇为自得,以往老爷子总看不上他的那帮朋友,这一回,孟渌波也要感慨一句后生可畏。据孟文俊说,赵斯同母亲这一族曾在旧时代非常显赫,父系稍微逊色,但也算门当户对。他的双亲在大学里做教授,本人亦是高材生,孟文俊特别心仪这类人出身,自诩和小赵总是忘年之交,他一来,和孟渌波也要成忘年交了。
殊不知,只要赵斯同愿意,他和一个清洁工老头也能成为忘年之交。赵斯同想和孟文俊合伙做房产生意,开年不景气,房价已经在跌,这怎么看都不是好时机,赵斯同是一个能听到金钱引擎响动的人,他从美国次贷危机,预测全球走向,说得头头是道,不容质疑,好像局势除了如他所说,再想不出第二种可能,孟文俊听得心潮澎湃,再次振奋起来,好像钱已经从四面八方而来,直往怀里扑,躲都躲不掉,他活着需要热血刺激,赵斯同光靠言辞,便让人又一次焕发活力。
孟渌波一脸红润,保养得特别好,他思路敏捷,完全跟得上年轻人的路子,但他没有出过国,他靠新闻和旧经验理解美国欧洲,对于赵斯同这种实打实有留学经历的年轻人,十分看重。
“我看国家就应该放开监管,看看人西方。”孟文俊是很容易义愤填膺的,他对当下政策有诸多不满,“不管是股票,还是期货交易,都该统统放开,这才是自由市场!”
孟渌波意味深长摇头:“还是太天真,这牵涉国本,哪能像你说的这么简单,这是意识形态的问题。”
“伯伯到底是前辈,一下就切中要害,文俊兄大学念的西方学吗?”赵斯同戏谑问了一句,他按捺着笑意,有意无意瞥到李秋屿,李秋屿神游物外,仿佛什么都没听,又什么都听见了。
话题很快回到本土来,西方是遥远的,人容易对未知的世界产生种种美好的空想,但也不全然是,孟文俊绝对不会对非洲产生如此概念,赵斯同鄙夷地想到这点,便对孟文俊露出更重的笑意。
“我们的国情好像就是这样的,有时候,毫无道理可言,来一个机遇,抓到了就了不得,做人上人。没抓到,就得等,下次什么时候来,谁也不清楚。当初下海潮,遍地黄金,文俊哥抓住了机遇,才有今天的成就,当然,离不开孟伯伯的支持。”赵斯同说话特别优雅乍一看,很像李秋屿,但又绝对不同,李秋屿在人多的场合几乎不开口,他此刻就沉默着,靠在柔软的丝枕上,不知在想什么。
孟渌波说:“我们这代人老喽,下个风口知道是什么也未必能抓得住,世界是年轻人的,小赵总前途无量。”
赵斯同笑眼闪动,他在长辈面前特别谦卑,给够尊重:“伯伯说笑,伯伯才是见过大世面的人,我们小儿辈不过是托前人的福,长在一个和平环境里,才有那么一点机会做点事情。”
孟渌波听得十分受用,摆手道:“见过什么大世面,不过生死见得多。”
赵斯同微笑:“除了生死,还有比这更大的事么?伯伯谦虚了。”
孟文俊睨一眼李秋屿,他像死人,坐在沙发一角已经不喘气了似的,不知道自己多余吗?也不知文珊发什么神经,真拿他当自己人,动辄叫过来,给人添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