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1 / 2)

李秋屿道:“愿意拿出来吗?”

明月说:“只要能帮你,但初中的日记本锁爷爷给我做的小箱子里了,在冯大娘家。你记不记得,咱们办完奶奶的事,把一些旧东西先寄存冯大娘家了。”

李秋屿点头:“记得,我不能出市,让彦平明天去拿,日记详细吗?比如日期,星期,还有天气?”

明月道:“详细,日记本在镇中心学校门口买的,最土的一款,因为最便宜,我没舍得买好看的。纸张可能有点旧了,那个本子买的时候就积压了很久,不怎么新。”

李秋屿道:“旧了正好,太新了反而不好,来这儿之后还写过吗?”他笑了笑,“关于我的?”

明月深呼吸抿嘴:“写过,但没老日记本写的多了。”

“能先拿给我看看吗?”

她是真害羞了,来这之后的日记跟初中记的不太一样,感情太炽烈了,密密麻麻,还有些太细致的个人感受,读的一本书,跟同学的一次交谈,想写时都记下了。初中的时候她还很孩子气,高中她大了。

“要是当证据,人家会不会误会。”

“误会什么?”

“误会我,我把你写的……”明月也不晓得怎么说了,她太爱赞美他,在旁人看来是相当肉麻的,她清亮的眼。用来看他。敏感的心,用来感受他,揣摩他。她哪能想过,这东西有一天要当证据。

就算只有李秋屿看,哎,这真是太不好意思了,从没这么不好意思过。初中的日记,他看了也许还会觉得,这是小孩子呢。大了的日记,真像个变态啊。

明月抓住他手臂,脸贴上去,害羞得没办法了。

李秋屿大概知道了,他没窥探人隐私的毛病,他微笑着,一下下抚摸她脊背,“好了好了,这个咱们就不当证据了。”

明月闷声闷气,眼睛藏在他手臂上。

“还是给你看吧,你觉得能当证据就当。”

就这样吧,虽然肉麻,又没发生什么,全是她对神明一样的崇拜幻想,在她笔下,李秋屿跟天使一样。

李秋屿便坐垫子上,看起她的日记。

他是做过律师的人,懂怎么筛选证据。

明月躺着了,她揪过毯子蒙着脸,觉得没法见人,她一会儿悄摸扯下毯子,觑他几眼,他盘腿坐着,特别认真,眼睛眨动很少。好像察觉到她看自己,李秋屿刚抬眉,明月又嗖得把毯子拉上去。

太漫长了,又睡不着,明月最终忍受不了了,露出两只眼:“你看完了吗?”

李秋屿含笑看她:“再等等。”

明月心道,你平时看书都很快的呀,她不好催他,这牵涉证据,很重要呢。

第88章   “他怎么这么好呢,我在他身上充分感受到了‘人’的概念,人应当是

“他怎么这么好呢, 我在他身上充分感受到了‘人’的概念,人应当是这样的,把世界上所有溢美之词放在他身上, 不能概括他万分之一,我也许了解的他,只是这万分之一, 可就这万分之一, 我体会到了,感受到了,难道还不够我的吗?有多少人一辈子都见不着, 真是人生的大幸事啊!”

这一类的句子, 俯拾皆是,不知道的,以为她写的什么圣贤人物, 李秋屿时不时就被这样的话攥一下心脏,她热烈,昂扬, 心里像烧着熊熊火焰,长久地、心无旁骛地赞美着他。

是个人, 都要动心了,心都要酸软了。她在去年年关回来后,详细地记录了他的自杀,住院、去子虚庄。日记突然变得冷静, 简洁,时间线清晰得不得了, 一件件事,特别清楚, 跟个档案似的。只在最后,写了几句:

“他要是真死了,我的太阳就落山了,再不会升起。我的心,疼下去也不会有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