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1 / 2)

蒋攸宁脱掉T恤,换上白色衬衫:“等我结了再说吧。”

于燕看着那个白色身影,在原地做了几个深呼吸才走上前去:“蒋医生!”

她冲他笑,“对不起啊,我迟到了。”

“没有,是我早到了。”他看她,觉得她有哪儿不一样了,又不太确定,只等她坐下递上菜单,“饿了吗?”

“有一点。”

“他家的东坡肉和时蔬味道很好。”

“好,那我先点东坡肉,一人一客。”她粗略地翻了翻,发现菜单上的菜品都很家常,再要了番茄滚豆腐,丝瓜炒蛋,蒋攸宁等她点完,加了份火腿豌豆汤,“喜欢吃鱼吗?”

“不太喜欢。”她懒得吐刺,“我们两个人吃这些够了,再多浪费。”

“没事,吃不完可以打包嘛。”穿着围裙的阿姨走过来取单子,友善地打量于燕,“姑娘你是岚城人吗?”

“不是,我是遥省人,在上海打工。”

“诶呦,那蛮本事的。”她笑,“蒋医生等等也应该,人家难得过来一趟。”

“是。”他应道。

阿姨笑盈盈去了,于燕感觉他俩挺熟,问了蒋攸宁才知她是这儿的老板娘。

“她知道你是医生诶。”

“她丈夫来医院看过病。”

“什么病?”

“初期以为是肺癌,后来被判定是误诊。”

“啊?”于燕愣住,“怎么会这样?”

蒋攸宁说,“那年他回老家过年,因为持续咳嗽,痰中带血,去当地医院做了肺部CT,初诊为肺癌。”

“后来呢?”

“后来他们回来开店,转诊到岚城医院,我给他重新做了气管镜检查。”他回忆那次检查的细节:他在肺部团块里找到一个所谓的新生物,去掉它的表面物质以及周围的炎性肿胀组织后,它竟然开始松动了,取出来发现是半颗掉落的牙齿。

“牙齿?”于燕惊讶,“这太不可思议了。”

“应该是意外吞咽,再掉进肺部。”

“为什么当地的医院检查不出来?”

“可能是过于依赖CT结果,气管镜检查不太仔细。”

“那你难道一开始就不相信他是肺癌?”

“会有怀疑。”蒋攸宁说,“他年纪不大,没有不良的生活习惯和家族遗传史,咳嗽和痰血也不是慢性发病逐渐加重,所以,我在做检查时会更加小心。”

“如果他们没有来大医院,就会以为自己是确诊了吧。”

“也不一定。人在疾病面前的反应力是会变化的。面对小病可能还不太在意,但危及生命,人们总会想法设法寻求更好的治疗方法。”他给她倒水,“他们转诊到任何一家医院,或者要求当地医院的医生再复诊一次,说不定也会发现这是乌龙。”

“但相比之下,大医院的医生水平高,仪器好,误诊率肯定小得多,如果他们一开始就在大医院就诊,也就不用担惊受怕。”

“这是假设,大部分人还是会就近就医。”

“所以这才显得不公平。”于燕有些失落,“大城市里的人看个感冒可以去社区医院,也可以去三甲医院,但农村里的人只有得了大病,还是在经济能力足够的前提下才能去大医院治疗,更多的时候,不是没钱折腾,就是被学术不精的庸医耽误了病情。”

蒋攸宁看着她:“怎么了?你是对现有的医疗体制不满意,还是对医生群体有意见?”

于燕看着杯子里的茶水,氤氲的热气在杯壁遇冷,凝成密密的水珠:“蒋医生。”

“?”

“你觉得免费医疗可行吗?”

“不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