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知道自家大哥此时定与那军师待在一处,但此时军情紧急,她不来便无人发号施令。

众将被军师所派之人唤来后,就在此等。

一面等,一面听探马来报敌军越来越近。

迟迟不见聚集下令之人前来,一时间人心惶惶。

场外,有一身着白铠之人策马而来,额间系着靛蓝发带,俊秀英挺。

自马上跃下后,他来到二爷与三爷面前,行礼唤道:“兄长。”

二爷止住步伐,问他:“子龙不留府中看护大哥,来此做甚?”

赵云:“奉军师之命,来此听令。”

二爷念及穆嫒说独身遇刺一事,心中担忧,手握成拳,情绪正欲勃发时,忽闻外间雄浑号角声起。

立时,场内众人站立于两侧,停下纷嚷议论。

有两人迎着号角,自外步入。

威仪出众。

前行者白袍黑冠,一手执佩剑,一手捧印信,从容信步而来。

身后所跟之人,腰间单佩一剑,雌雄莫辨,步履缓慢神情肃穆。

两人离得极近,一前一后走向高台主位。

三爷见自家大哥居然走在军师后面,满脸不忿,就要出列,身旁的赵云及时拉住他。

二爷闻得动静,看他。

三爷指着在主位落座的诸葛亮道:“二哥!他、他”

剩下的话被二爷冷厉的眼神逼回了肚子里。

穆嫒在孔明侧边落座,手握上腰间的剑柄。

孔明要佩剑,念及他体弱,她就把右边较轻的雌剑给了他,如今自己腰间带着的是雄剑。

虽然重一点,但和二爷三爷子龙他们的兵器来说完全不能比。

下面文武众将皆侧首望来,穆嫒端出姿态,一派的威严正气。

再怎么说,她得帮自己军师把场子撑起来不是。

主座上的人把剑与印信放置在案上,环视一圈烈阳下的众人,微眯了眼朗声道:“前哨官。”

有一身着铠甲的士兵出列行礼:“在!”

“详报军情。”

“是!哨马报来,夏侯惇十万大军已临近博望坡约有三十里路程!”

“众将听令!”风卷白衣,帅台上行令之人举起印信,意气风发,“众将依号令行事,兵马各阵紧密配合,所有不服号令者”

座下众将齐齐行礼:“服从军师号令!”

穆嫒正襟危坐,一边佩服军师的决策与慑服力,一边又看到台下二爷三爷似有不满……

“关羽。”

“在。”二爷出列,却不行礼,半阖了凤眸,一脸冷傲。

穆嫒:……完了,她只顾巴结孔明,忘记调解他们之间的关系了。

主座上的军师执令言明:“博望之左有山,名曰豫山;右侧有林,名曰安林”

话一停,淡漠的眼眸直望向台下阖目不听的人:“关将军,方才所言可曾听见?”

二爷这才抬眼看他,回道:“军师言,博望两侧有山有林。”

孔明:“向导官。”

“在!”

“博望坡地形可清楚?”

“我专司勘察地形,以为三军向导。”

“且给关将军讲讲博望地形。”

向导官朝二爷行礼道:“博望之左有山,名叫豫山,右侧有林,名叫安林,军师所言具实!”

穆嫒摸了摸额上的汗。

吃亏这事谁都有可能,就孔明不会。

她朝二爷猛使眼色,敌军来袭,现在可不能出内乱啊!

被迫又听了一遍,知道这军师并非胡言的二爷,看着穆嫒道:“关羽,听候军师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