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妹说,都是女人,嫂子在娘家不被好好对待,来了婆家,总该得一样顺心,就像她在娘家过得幸福,去了婆家总要尝一尝当女人的苦。
弟弟说,他把大哥二姐所有的知识墨水都抢来装到了自己脑袋里,让哥哥姐姐吃了大亏,以后一定变成钱粮,加倍地还给他们。
嫂子成了大哥的媳妇,就也是他的偿还对象。
赵国栋从来不说,只自己埋头苦干一心补偿,但今晚他听完媳妇的一番权衡利弊,终于意识到,自己还是不知不觉把当年的债分到了媳妇的肩膀上。
所以媳妇才会尝到咽不下去的委屈,才会在这个紧要关头冷静地算计得失。
只有意识到自己吃亏的人,才会算计自己的利益得失。
他让媳妇觉得自家人吃亏了,所以才会方方面面算计填补。
赵国栋尝到了满嘴苦涩。
他看着沉默的媳妇,用力扯了把头发,拽得头皮生疼后,闷声道:“对不起……都怪我没出息,都是穷惹得祸,但凡我能挣得再多一些……”
他说着说着,突然被媳妇抱住低声哭了起来,于是后面的道歉自责再也说不下去。
等到天亮,被吵了一晚上都没睡着的星星打着哈欠歪倒在妈妈怀里,泪眼朦胧地看着大爸大妈走近灶屋去跟奶奶讲悄悄话。
星星揉揉眼睛,小手沾到了湿润润的眼泪,忍不住又打了个哈欠,望着破破旧旧的小屋,轻轻叹了口气。
从昨晚到今天,听了那么多的心声,小朋友依然没能想通一件事:
这个家,到底能分出些什么,值得大家心心念念地惦记着?
第116章 奶奶,不要分家
对于赵家而言, 今天是个极为特别的日子。
但对于同一个公社大队,听到风声的村民们而言,今天则是一个极为适合看热闹的日子。
听说老赵家要分家了。
赵家算是大队里生活条件上等的人户了, 特别是何桂枝,死了男人之后一个寡妇撑起门庭养育活了三个儿女不说,还个个都送着上了学识了字。
别看往日里人人都在背后议论老赵家的幺儿子赵国志偷懒耍滑,可大家心里同样有一杆秤,知道赵国志夫妻两个, 包括他们的一双儿女,在村里和别人家都是不一样的。
因为他们肚子里装了墨水。
夫妻两人全都是高中毕业, 这在整个大队,甚至整个公社,都是极为少见的。
不仅仅是老幺,就连老大也是读过书的,基本的识文断字完全没问题,这在整个村子里就算是够拔尖儿的了。
更别说还有最让人羡慕的赵家老二, 一个女娃娃,读完了初中不说,还嫁到了城里吃上了商品粮, 自己更是有出息有本事, 愣是找了个厂子当工人,每次回来都拎着大包小包, 看着就和村子里的女人格外不一样。
因此,村里谁不羡慕何桂枝呢?同样是生儿育女,怎么别人就能把孩子教养得那么优秀?
表面上, 人人都说何桂枝的好日子全靠有个孝顺老实的大儿子,可暗地里, 却又人人都想成为何桂枝,拥有三个各有所长各自优秀的孩子。
可如今这令全村人都暗自羡慕的一大家子,却突然说是要分家了。
这热闹,谁不想凑上去瞧瞧看看?
如今这个年代,想分家分得干净利落,也不是一家人聚一块嘴巴一张说两句话就完事儿了的。
相反,这是一桩会惊动很多人的大事。
所以一大早,天刚亮,何桂枝就无视了大儿子大儿媳的愧疚退让,直言让他们去找来赵家尚存的长辈宗人,又找来村长村支书大队长等人,摆了长条桌长条椅,严阵以待等着二女儿赵国英回来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