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这个年代的人, 虽然将鬼神邪说挂在嘴边,但终究不会多想。
所以大妈虽然觉得赵圆圆最近性格改了许多,却没有真觉得她换了个人, 只是低声同婆婆说着女儿这几日的叛逆,最后又期期艾艾地表示,家里两个孩子都在上学的话,她和自家男人将来一定也会挣工分送幺弟的两个孩子上学。
星星安静听着,好像对方话里所说的“两个孩子”与自己无关。
“都说3岁看老, 依我看,你那两个娃娃都该好好教育一下了。”
老人家低着头捡豆子, 声音平稳,慢悠悠说道:“大的无心念书,还对家里撒谎,不好好教的话,长大就是一块扶不上墙的烂泥。”
“至于这小的,事事拔尖儿, 以前还算听话懂事,现在看着,可不是个心眼子大的。”
何桂枝说完, 抬头看了眼大儿媳, 见她面色沉郁,摇摇头道:“你也别苦着脸, 都是你肚子里生出来的崽儿,你和老大是当人爹妈的,教养孩子本来就是你们的事情, 现在他们都还小,将来会长直长歪, 全看你们两个怎么教导了。”
“至于你幺弟家的两个孩子上学,那也还早呢,当下不至于给你们造成什么压力,别想太多。”
“虽然是一家人,但也分个亲疏远近,他们两个自有他们的爹妈操心,你和老大还是把心放在自己孩子身上吧。”
刘翠芬动了动嘴唇,好半晌才低低地点头应了。
可星星听到她的内心一片茫然。
她大字不识,听完婆婆这番话,只觉得她说的有道理,却又茫然于不知该从何处着手。
她对两个孩子难道还不够上心吗?
平日里的吃穿住行嘘寒问暖,哪样不是她这个当妈的处处过问呢?
可她能做的好像也就这么多了。
学问上的事情,她家男人倒是懂一些,当初婆婆也是送他们兄弟俩读了书的,就连嫁去城里的小姑子都是读到了初中的。
可赵国栋白日里从早到晚的干力气活儿,挣工分养家,晚上回来早已经精疲力尽,几乎是倒头就睡。
他哪里抽得出空来管两个孩子的学习?
再说了,这教书育人难道不是学校老师的工作吗?
自家把娃娃送去学校,老师却没有教好他,现在反倒要父母继续教,那还要老师做什么?
还有今天这事儿,华阳不过是忘了写作业,也就这一次,让孩子在学校里补上就是了,结果这老师还专门找到家长告状……硬是让孩子回家挨了好一顿打。
当妈的都心疼孩子,那句老话说的对:打在儿身痛在娘心。
刘翠芬心疼极了,她不敢怨怼自家男人和婆婆,对幺弟的怨倒是有几分,但也不敢真的表现出来。
于是更多的怨恨就全冲着赵华阳的老师去了。
并且全都是她自以为理直气壮的恨意,她不觉得自己想的有问题,甚至已经开始思考,送女儿上学的时候一定要跟学校反映一下,不让那个老师再教自己的孩子。
她那些杂乱的想法太多,星星并没有兴趣全程听完,等簸箕里的豆子捡完,星星就陪妹妹坐在屋檐下,看着大人们顶着炎炎烈日,扛着锄头往地里走。
下午的太阳最热也最烈,轻易是能让人晒脱皮的,所以但凡是有心的家长,都不会舍得让自家的孩子跟着一块儿下地。
怕中暑,也怕小孩子还嫩的皮肤被晒伤。
所以临走前特意叮嘱过,让家里的这群皮孩子们,等到太阳偏西,大概下午五六点钟的时候再往外跑。
赵家的几个小朋友都没有往外跑。
赵华阳在屋檐下搭着小板凳补作业,星星坐在另一张小板凳上,看三姐姐在屋檐下拿着针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