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青燕把今天的报纸给塑封好,装进跟报纸差不多大小的相框里,再给挂到饭店里右手边的墙面上。
这面墙上已经挂了相同的两副相框。
相框里也都装着报纸。
一张报道着她是全安城第一个办下营业执照的个体户,另外一张报道着她家圆爱饭馆是全安城第一家私营饭馆。
位置显眼,即使不用踏进饭店里,站在门口也能够看到墙面上挂着的三副相框。
视力好的,报纸上的内容也能够看得清清楚楚。
饭馆本身评价就好,再有报纸的加持,久而久之,圆爱饭馆在大家心目中占据了一定的份量。
只要下馆子,肯定得要首选圆爱饭馆。
不过,也因为圆爱饭馆的火热,不少人看着眼红,也纷纷有了,也想开一家饭馆的念头。
在圆爱饭馆开业两个月后,斜对面的破房子突然开始装修。
装修就装修吧,还跟当初的圆爱饭馆一样,也用块非常巨大的防雨布给罩了起来。
这种熟悉的操作,宋青燕立马有了猜测。
果然,隔天对面破房子的房东偷偷来找宋青燕,“嗐,虽然你不是我们龙兴街土生土长的老街坊,但也算是熟人了,不跟你说一声,我这心里也怪过意不去。我这房子租给了别人,价格挺好的,说是打算也开家私营饭馆。”
第250章 龙兴街的街坊
自从买下龙兴街这两间房子, 宋青燕一直有在用心跟龙兴街的老街坊们保持友好关系。
谁家办丧事,主动去帮忙。
谁家办喜事,也主动帮着跑跑腿。
再有田婆婆当助攻, 时不时帮着她在这些老街坊面前刷好感, 即使宋青燕不是龙兴街土生土长的居民,但老街坊们对她早就没有了生疏感,亲厚得好似住了几十年的老邻居,宋青燕遇到事的时候,也会主动伸手帮忙。
好比在报纸报道了宋青燕是全安城第一个办下营业执照的个体户, 即将要在龙兴街开私营饭馆,不少人都慕名过来凑热闹。
那个时候,饭馆还在装修的收尾阶段, 用块巨大防雨布罩着。
有人对饭馆内部好奇,想掀开防雨布进去看看。
即使饭馆周围放了一圈的警示牌,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但总有手欠的, 无视警示牌。
有街坊见了,主动上前呵止。
田婆婆更是直接蹲守在饭馆附近。
谁手欠,她就骂谁。
所以,圆爱饭馆内部装修能够在开业之前保持神秘, 田婆婆跟龙兴街的街坊们帮了不少忙。
事后,宋青燕自然有好好感谢他们, 提着丰厚谢礼,一一登门表示感谢。
特别是斜对面房子的房东,因为地理位置缘故, 他是除田婆婆以外,帮忙呵止手欠游客最多次的人。
他家的家境不怎么好。
上有老, 下有小,全家都指望着他过日子。
房子租出去后,他就带着全家住进嫁到附近乡下的姐姐家里去了,每月拿出租金的三分之一给姐姐,剩下的三分之二,一份用作全家的生活费,一份存起来,虽然住姐姐家,比不上住自己家舒服,但有了这笔租金,手头倒是比之前宽裕不少。
这断人钱财跟杀人父母差不多。
宋青燕自然不会指责房东把房子给租出去,反而还得感谢他,告诉她租客拿他家的房子做什么用途。
房东眉头舒展。
在来找宋青燕之前,他真挺担心宋青燕会指责他,“谢什么?都是街坊。”
回头看了眼自家正在装修的房子,房东好奇地凑近宋青燕,问道:“本来整条龙兴街只有你一家私营饭馆,现在多了一家,你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