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2 / 2)

同时,她也跟宋青燕说了有关房子的好消息,“你朋友需要居住的房子,我帮你找到了,离我们玉兰饭馆大概有30分钟的路程。”

宋青燕:“30分钟路程,倒也不是特别远,这房子怎么样的?大概有多大?每个月需要多少房租?”

沈玉兰:“这房子其实不算是房子,是房东在自己的房子后面,用些木头、雨篷布搭建起来的窝棚,面积肯定是不大的,大概也就三四平方左右。不过,窝棚虽然简陋了点,但这窝棚里该有的东西全都有,好比木板床,简易衣柜,以及取暖的炉子,照明的电灯。”

“因为这窝棚,房东原先打算给自己的小儿子住的,准备得就比较上心。”

“他的小儿子在下乡当知青,说好是要回城的,可因为小儿子前年已经在乡下结了婚,女方担心男方一旦回城会把她给抛弃了,不管说什么都不愿意让男方回城,也不愿意跟着男方一起回城。”

“这小儿子也算是重情重义吧,写信告诉家里,他要陪着他的爱人,永远扎根在乡下。”

“房东看到信以后,气得扬言要跟他的小儿子断绝父子关系。”

“本来打算要把这个窝棚给拆了的,听说我在找房子,想着这窝棚也算是花了不少心血搭起来的,拆了也可惜,不如往外出租,多多少少能够贴补家里,这才把这个窝棚给保留了下来,我也问过了房东,他这个窝棚每个月需要收多少的房租。”

“听说想承租的是对刚从乡下回城的知青夫妻,房东也没有要高价,只需每月给1块钱的房租,水电费另外付。”

宋青燕:“每月只要1块钱的房租,的确不贵。不过,这窝棚……”

在乡下当知青的时候,宋青燕见过窝棚。

不过,乡下的窝棚大部分都是搭建在田里。

她下乡的长河大队野猪比较多,以防野猪半夜损坏田地,大队会安排村民们轮流守夜,轰赶野猪。

这窝棚也是为守夜的村民们准备的,可以供村民们在夜里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