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工作重心慢慢往调职到新院区的方向倾斜,临床还有课题各方面有很多事情需要开始准备做交接,还要时不时往来于学校与医院之间,江述宁也是忙得焦头烂额。
从韩教授在学校的实验室里走出来,江述宁抬头看了一下阴沉沉的天空,感觉下一刻就要下雨一样,犹豫着要不要在学校吃饭,但想了想还是决定走到路口叫个车吧。
在科教楼的一层碰到同样也要离开学校的闫怀峥。
最近因为工作内容其实经常都能碰到,这样相遇并不算意外,大学和公立医院入职之前,关于档案履历,计划安排都有一大堆需要奔走确认的东西,闫怀峥看到他的时候,也只是自然地微笑了一下。
“江医生,刚好饭点,不如一起去食堂吃个饭吧。”
“闫教授好,可以啊,闫教授叫我述宁就好了,而且您也是学校的老师,这么喊我,我觉得挺别扭的。”
虽然想到等会吃完饭出来估计就避不开雨了,但工作上的社交无法避免,江述宁立刻摆出了让人挑不出错处的笑容。
闫怀峥看着这个即将跟自己一起共事的人,对于他们这行来说的确是年轻,但也已经被各方都寄予着厚望。
之前在藏区第一次看到他的时候,因为他的背景还多少觉得应该是个挺娇气的孩子,果然半年不到也就离开了,但现在这样近距离的接触,江述宁又跟印象里有些不一样了。
远琛没有争取让他留下,的确是挺出乎人意料的。
“行,”闫怀峥点着头,伸手指了指不远处的三食堂,“走吧,述宁。”
三食堂最有名的就是拌饭、干锅和小锅米线。
这里离图书馆有点远,但那时吴航因为喜欢这里的饭菜所以会经常拉着江述宁走上很长一段路过来吃饭。
两个人都不约而同地点了麻辣米线,坐到位置上时也都往米线里加了点醋。
“我们口味还挺像的。”
“啊,是啊。”
有点尴尬。
但这份尴尬,也很快就被对话打破。
“说起来你们那一届里也有一个也是我的学生。”
江述宁闻言抬头问了一句,“是吴航吧?”
“是,”闫怀峥有些惊讶,但表明上还是没显露出太多的情绪,“我带过他。”
“我有看过他发表在期刊上的文章,通讯作者署的是您的名字,”可能是讲到吴航的话题,江述宁说着也有些感慨,“我知道他也在虹口院区那位女心外科医生颜教授的实验室里工作过,但了解的不多。”
“那你跟他应该挺熟的。”
“也还好,”江述宁低下头吃着东西,“我们也不经常聊。”
闫怀峥见他表情没有表现出什么有所隐瞒的细节微处,想来应该是的确了解有限,便引开了话题。
“我之前听说你挺想跟着远琛学习的,他是我师弟。”
“林教授也是行业内有名的专家,不过在学生上他可能有更好,更合适的选择,所以这也不能强求。”
江述宁在这个问题上回答得很坦荡,面对着以后的老板,也没有刻意回避,毕竟在学院和医院走到高位的人,看人看事都足够精明,他没必要遮遮掩掩。
“师生的确是讲究缘分。”
有意无意的赞同一句,闫怀峥看着他,还是把心里最开始的感叹讲了出来。
“现在看到你,感觉比之前在藏区心血管交流会上要成熟很多,好像也没有过多长时间。”
江述宁的脸上浮现起一丝讶异,但很快也渐渐淡去,依旧还是保持着温和笑意。
“其实挺遗憾的,在藏区没有待很久,身体太弱了三天两头的生病,所以,我很佩服吴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