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家属在场的情况下,许多话语就变得直白和干脆。

这个孩子其实从一开始就可以考虑放弃。

子宫内的胎儿心脏介入治疗,现在没有大量的临床数据可以对照总结,所以对于符合指征的标准和救治后效果的估计等各方面都没有特别完善的体系,更多的是在家属尤其是孕妇本人强烈的保留意愿和要求下的一种尝试和努力。

“不行的好伐,你看现在超声情况这两个地方的,你做了介入血流都改善了,这里还是不行,如果是有纤维样改变已经进展了,那后续你做单心室多次手术,他的预后也很差的呀,”新生儿科的主任估计是经过一晚的思考,从原来的担忧已经变成了明确的悲观,“这样就算能出手术室,孩子也出不了监护室的。”

对于手术相关的其他科室来说,新生儿的麻醉,体外循环和护理各方面也都是一个难题。

然而林远琛的脸上却没有动摇,既然无论是孕妇还是家属都有积极的救治意愿,那么比起讨论糟糕的情况,不如专注在出生之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应对的方法。

现在是接近36周,按照目前来看情况变得有些无法估计。

“你看这小姑娘的血管走行,你们到时候这里怎么扎呢?这个房室间隔发育也不好,到时候这个孩子能耐受吗?”

笔尖在投影屏幕上点着,面对一个接一个提问,林远琛的态度和思路却一直清楚又坚定,应对所有问题的时候回答得也不慌不忙。

陆洋的手在平板上飞速的输入着每一个要点,虽然头脑昏胀,但心里却仿佛生出了一股憋闷的情绪。

现在的胎儿超声毕竟还不是最后的结果,孩子在母亲体内的生长发育仍在继续,要等出生后的检查结果才能判定。

一切都还不到时候,现在在脑海里立起来的血管网络和心脏构造都还有碎片没有补齐,他头脑里那把尖刀都没有确定入路和做法,定论还太早。

林远琛的眼神在会议的间隙里,从前面的位置投射过来,目光相对的时候,似乎许多话语也能心照不宣。

单独相对的时候,这种感觉要更加明晰。林远琛没有再去啰嗦其他的事情,而是打开了昨天发给陆洋的手术预设,又点开了自己昨晚回到家,思考过后的修改。

“还有一个就是出生之后,类似这种小孩,要考虑的一个情况就是肺动脉高压,到时候这个重接和分流怎么做都要根据实际,再作调整。”

林远琛看着他,手指点了点屏幕,就像上次在给楷楷做手术的时候,在手术台上的那个眼神一样。

“这一部分的重建,用你的方式,还是你来做。”

第48章 (下)

虽然心里有准备也一直在思考着方法,但犹豫其实一直都伴随着陆洋。

这份犹豫与那个时候准备在楷楷身上尝试时的犹豫不同,比起踏不到底的犹疑,现在更多的是顾虑。

这样的改路重建在楷楷的身上有用,并不意味着下一例也能够承受,他不知道到时候孩子的胸腔打开,里面究竟是什么模样。会不会合并其他的畸形?这样的术式操作是否能有效改善这一例心肺血流的循环?他有没有足够的操作技术确保后续没有扭转,没有意外?

林远琛面对着他的迟疑,并没有便显出任何的逼迫或是着急,也没有像上次在办公室里一样,跟他一句接着一句的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