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量的。
他们实在想不通,为何前途光明的探花愿意顶着流言蜚语入赘。
另一大娘见他这么说,顿时不同意了,她不允许有人对她的消息有半分质疑道:“我大姨家的侄子家的二大娘的儿子给叶府送柴,他是听叶府上的下人说的,叶府的下人亲口说的,这还能有假?”
那大娘听到这,心中对这个消息真实性产生了怀疑,有些不屑道:“叶府上的下人?怎么可能给送柴的说这些。”
那大娘神神秘秘道:“这你就有所不知了,我那大姨家的侄子家的二大娘的儿子给叶府送柴时,府上的管事多给了些钱。”
“我那大姨家的侄子家的二大娘的儿子是个好打听的人,他见状好奇,多问了一嘴,那管事才解释的。”
“原来是这样。”那大娘接了一嘴,也不知道信了还是没信。
*
现在京中的百姓对首辅大人的印象很好,觉得他是个好官,暂且不说他开通海上贸易这件事,毕竟这种事与他们百姓没有多大的关系,就单单叶大人说取消人头税这一条,就够百姓们觉得他是个为民着想的好官了。
现在的人都讲究多子多福,自然愿意多生孩子,可多生孩子要缴纳的税,对于富商或者那些官员来说,他们也不少那点的钱,但这些钱对百姓来说,可不是一笔小钱,每年都要交的税,也够他们一家人吃上一阵子的了。
因此,知晓叶家不久后要办喜事,百姓们都替首辅高兴。
毕竟从新政推行成功后,百姓们都是受利方,自然欢喜,至于对富商们多收的税,与他们无关。
因此,百姓对叶胥膝下只有两个哥儿的事情,很是发愁。
更有极端者,甚至整天愁的吃不下饭。
还好叶胥整日忙着政事,对此时不知晓,叶胥若是有所耳闻,定会哭笑不得,他都不担心自己的身后事,这京城的百姓们倒是关心的很。
现在好了,百姓们听说有人愿意做叶家的上门哥婿,这人还是今年的探花时,都发自内心的替叶胥高兴。
不止百姓,就连那些小商贩们,他们也很是关心叶家的情况。
毕竟改革之后,对于不同的商贩,收的税也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