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变化,对于菜品自然也没有什么大的改变。
同楚庭一样,营州的酒楼也需要大量的土豆,于是叶胥大手一挥,将百姓们手中多余的土豆收了上来。
因着这些土豆是那些新迁徙过来百姓们接下来一年的生活来源,叶胥并没有压低土豆的价钱。
叶胥自然懂得价低伤农的道理,所以土豆的卖价比新收成的大米要便宜一半,但这个价钱对于百姓来说已经很不错了。
毕竟若是按照市场价,这般多的土豆,应当是像白菜一样便宜,能卖到这么高,他们很是知足。
因着土豆的收成喜人,百姓们靠着土豆的收入,支撑到来年并不是什么大的问题。
当然,为了避免明年所有百姓都种土豆,叶胥也挑明了明年土豆的收价并不会像今年这般高。
今年的收成高,不过是为了让他们顺利渡过冬天。
就算是这般,新来的百姓们对此很是感激,毕竟在他们的想象中,今年的土豆收成这么高,价格定是极低,没成想,竟然给的这般高。
叶胥之所以将话挑明了说,是怕明年百姓们一股脑的将本该是种植水稻的良田也种上土豆。
现如今,土豆尚未普及,就算是叶父的酒楼对于土豆的需求极大,但是也架不住营州的大多土地种出来的土豆。
为了防止最后悲剧发生,叶胥只好给百姓们打好预防针。
经此一举,不仅是新迁徙过来的百姓心中对叶胥感激不尽,连着营州当地的百姓对这个新上任的巡抚大人也很是感激。
不为别的,因着新上任的巡抚,让他们今年多挣了些银子。
本来土豆的生长环境不像水稻这般挑剔,他们对待土豆自然不如水稻这般精细,没想到,最后这土豆竟然给他们带来了意外之喜。
迎着收获的喜悦,叶父的酒楼顺利开业了。
此次酒楼的开业场面比当时在老家的小店铺大多了,当时的叶胥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秀才,小店铺开业送礼的人除了叶家熟悉的人外,别无他人。
当时开业时,店铺前的百姓也不过是图个热闹,看个新鲜。
这次的酒楼开业,送礼之人很多,叶胥也只是看人收礼,剩下别有心思之人送的贺礼,叶胥一律不收,只收熟悉之人送的。
在叶胥的挑挑拣拣之下,留下的贺礼也不少。叶胥看着叶父手中长长的单子,有些眼疼。
人情往来什么的,果然最是让人厌烦。
叶胥听着酒楼念唱着何人送的什么贺礼,只觉得有些无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