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2 / 2)

,产量也上来了。

人不能太过贪心,叶胥想,若是没有这香菇,楚庭的百姓照样能生活,可能只是这生活的质量不如现在。

还有就是叶胥怕塑料生产出来后,影响生态环境,塑料不可讲解,还能令人窒息。

叶胥觉得现在这般原始原味的生活就挺好的,叶胥不想因为眼前的蝇头小利就破坏生态。

再者说,宋朝时期,本来科技是能发展起来的,因为科技的发展惹得东京的天空乌烟瘴气,遂被明令禁止发展科技。

叶胥想起现在的政府大力宣扬生态环境,保护自然的标语,就不得不叹服于古人超前的洞察力。

叶胥想:量小于求,物以稀为贵,香菇的生产数量小,也不见得是一件坏事。

现在的叶胥不仅在皇上的心中是一个香饽饽,在众多大臣心中,他们已经默认叶胥待过的地方便是他们以后外放做官的首选。

因为叶胥做知州的地方,确实比楚庭其余的地方要富裕一些。

楚庭这几年出来的进士或者举人,大多是出自叶胥做知州时待过的地方,因为叶胥在那里建了书院,当地的学子就地入学,学习积极性就上来了。

现如今叶胥自请来到营州,虽说有些官员面上不屑,营州一个常年苦寒之地有什么油水,又有什么好建设的。

可心底终归是有些好奇,好奇叶胥能把一个苦寒之地弄成什么样。

但心思灵活的官员已经开始在暗中运作,让家中的孩子到时营州去镀一层金。

现如今楚庭的名额已经被预定了下来,他们先下手为强,赶忙把营州的名额抢下来,别到时候,像现在的楚庭这般难抢。

他们的后代在叶胥的手下做事,总归能沾上一些好处,到时候他们再运作一番,回京做官不是什么难事。

朝中的老油条起初对叶胥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毛头小子很是看不起,他们对楚庭的事情都束手无策,难不成他一个毛头小子能处理好。

可偏偏叶胥争气,叶胥在楚庭干六年,硬生生的把楚庭交赋税的银子直逼临安。

这般操作下来,倒是没人敢小瞧叶胥了,而听闻整个事件的舒老拂了拂白胡子,心想:他果然没有看走眼,也不枉自己在他及冠时,送去的及冠礼。

无论之前久经官场的大臣们,有多对叶胥看不起,他们也不得不承认:叶胥的手段确实是他们所不能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