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2 / 2)

这一年,楚庭的旱情似乎并没有好多少,但百姓们因为种植了红薯之类的农作物,倒也没有饿肚子。

叶胥又让人留了许多那些蔬菜的种子,命人给百姓们发下去,并告知他们这蔬菜的习性。

若是他们能种出来,这样也能让百姓们饭桌上能多道菜。

等到了第三年,楚庭下了一场大雨,溪流终于能存住水,水田也不再干涸。

这对于楚庭的百姓们来说,意味着他们终于能种水稻了。

虽然那红薯能饱腹,但是架不住他们一直吃,一直吃同一样东西,无论是谁都会厌烦,而且这红薯除了能饱腹,根本上不了价钱,可能是因为产量多,家家户户都存了不少红薯和土豆,于是红薯和土豆这东西虽说是他们第一次见,但价格却远远不如他们种植的米。

现在终于能种水稻,这意味着他们能等到水稻成熟时,将米卖给商铺,这样他们也能存住银子。

叶胥在楚庭干满了三年,按理说叶胥在这三年没有让楚庭的旱情蔓延,让百姓们饿肚子。

他甚至还给百姓找了一条生钱的法子,又给学子们建了书院,今年楚庭也出了两个进士,这些都算在叶胥的功绩之中。

果不其然,没等多久,上面的调令就下来了,说是叶胥在位期间政绩斐然,升叶胥做知府。

叶胥收到调令的时候还不敢相信,原来升职竟然这般简单,他还以为他要再干三年才能升职。

见叶胥愣在原地,叶胥身后的岁锦适时巴巴的走到了叶胥身前,扑到叶胥的腿上,奶声奶气的问道:“阿父,你站在这里干什么啊。”

叶胥低头看着抱着自己大腿的小哥儿,犹豫开口道:“阿锦,我们可能要换个房子了。”

叶岁锦听到叶胥的话,一脸迷惑:“那我们以后不在这住了吗?”

叶胥看着面前的小人,给他解释道:“是啊,我们以后要换一个地方住了。”

叶岁锦听了叶胥的话,歪着脑袋思考:“那我以后还能吃到王伯伯做的枣泥酥吗?”

“那你想让王伯伯和我们一起走吗?”

“我想让王伯伯走,我还想让纪叔叔和我们一起。”

“那既然阿锦愿意让他们和我们一起,那我们就一起走。”

第126章 “那阿父给我做的秋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