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宫的妃子也是有钱的捐钱,没钱的也捐了一些首饰,只因皇上当晚在捐款最多的贵妃娘娘殿中就寝。
总之等叶胥看着十几马车的银子和绸缎时,惊掉了下巴,怎的皇上竟如此大手笔。
收到捐款单子,知晓了事件原委的叶胥才平静下来,心道原来如此。
再说楚庭,等叶胥将事情吩咐下去后,管家便着手开始办。
楚庭的各位米商听闻是知州大人买粮,数量还不少,便低于市场价卖给了管家,因为平常时,若是有人大手笔买粮,他们也会相对便宜一些。
等管家走后,叶胥便让人通知几位县令,告诉他们明日带人来领粮,顺便统计一下所管辖的区域有多少老人、小孩和青壮年。
到了晚上,管家来报:“大人,小的现下已经将这州府的米店中大多数的存粮买下来了。”
“嗯,您先下去休息吧,等明日我便让人去收粮。”
按照管家的说法,是现在州府的米店的大多数粮食已经被他买下,支出的银子也花的差不多。
因为买的米实在是太多,管家已经同掌柜的说清楚,米还放在店中,明日他们来取。
掌柜的也愿意行这个方便,毕竟这世道还没有哪个商人敢同官府作对,给叶胥一个方便,对他们来说总归不是坏事。
因着管家打的是叶胥的名义来买粮,所以各位粮商也都愿意给他行这个方便。
叶胥粗粗的估计了一下,这些粮食也足够百姓们撑到下个季度。
次日,收到消息的县令便带了不少人前来,因为叶胥让每个县令来的时间不同,他们是错峰取粮,可能是县令怕粮食太多,又怕不安全,竟然带了镖局的人来。
县令大概带了有三四十人,个个都是膘肥体壮的,每个人都是练家子。
叶胥便带着一行人去领粮。
叶胥发粮之前,已经同县令说明这次粮食的来源:“此次领的粮食是种香菇得的银子买的粮。”
当时叶胥去山中考察还是几个县令带的路,叶胥做了什么县令也都是知晓的。
“圣上尝了香菇,觉得很是美味,便给了赏赐。”
“圣上仁爱,知晓我们州府缺粮,便不远千里的给我们送粮,现在的赏赐已经在路上,现本官知晓百姓们家中存粮告急,便先垫了银子买些粮,等陛下的赏粮到了,我们便再次发粮。”
县令听叶胥这样说,当即跪下感谢皇帝仁爱,知州大人宽厚。
叶胥此次话里话外全是感激皇上赐粮,全然不提自己的半分功劳,还让县令知晓现如今他们搬得粮食全是他自己掏腰包买的,实际是暗暗的警示县令,最好不要贪图百姓的这些救命粮。
县令自然是知晓叶胥话中有话,当即表示这些粮食会一粒不少的送到百姓手中。
叶胥见县令明白自己话里有话,便带着他们去领粮。
粮食的发放是按照人头发的,老人,青壮年和孩子的份量是不一样的,一名青壮年能领到半石米,一位老人和孩童两个人领半石米。
这些粮是叶胥按照两个月的量给百姓们发的,等两个月后,朝廷送的粮就到了
县令到时,叶胥就已经拿了每个县的具体情况,按县令手中的人口发粮。若是人口有偏差,多了就平分给百姓,少了便来找他要。
等叶胥将三个县令的粮食全部发放完毕时,已经过了三天。
县令们最后一合计,觉得这么多粮食,定然是把叶胥的家底都掏空了,毕竟现在楚庭的粮价这么贵。
第119章 这下几个县令可算是想……
这下几个县令可算是想错了, 叶胥对于楚庭粮价这个事情早在没有赴任前就已经计划好了。
所以叶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