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必须要澄清的问题:德国无意输出其意识形态,苏联也不打算将其意识形态出口到德国……《互不侵犯条约》于签署之日已经生效,昨天在莫斯科和柏林获得了批准……”

“波兰昨天晚上第一次在我们的领土上向普通士兵开火。反击从点4分开始!”

“……如果我呼吁国防军,呼吁德国人民,必要时做出全部牺牲,那么我有权这样做。因为我本人和以前一样,准备作出一切个人牺牲……”

“最后,我要以我曾经为帝国争取权力时表达过的一句话来结束我的讲话,当时我说……我们的意志和我们德意志的钢铁,将战胜一切困难!德国必胜!”

广播停止后。

整个学校陷入短暂的寂静。

然后爆发出激烈的欢呼声。

班上的多数男生几乎都站了起来,不断叫嚣着“德意志必胜”

、“德意志万岁”

、“元首万岁”

他们相拥,喜极而泣。

“我们已经承受了太多,现在,我们要将失去的一切都拿回来!”

“拿下奥地利!拿下苏台德!拿下但泽自由市!打通东普鲁士通道!元首万岁!”

“上帝,我要报名参与前线医务团队!”

连索尼娅的再三警告都不足以浇灭这股狂热的激情。

隔壁教室的导师没有像索尼娅这般严格,已有不少人冲到外边呼喊着,狂叫着。

这个教室里的人看到外边的人在不断行动,也陆续有人站了起来。

其中一个名叫尼科拉斯·布劳恩的男生拿出卐字肩章戴上,率先向索尼娅告假:“霍迈尔教授,我是一名纳粹党员,今天是一个重要的日子,响应元首的号召,我必须去完成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德意志万岁!元首万岁!”

然后抬起手敬礼,鼓起勇气冲了出去。

不久后,整个教室的人几乎都走得差不多了,只有安娜、井上惠子、埃里希、海因里希四人面面相觑,皆是沉默无言。

安娜和井上惠子是外乡人,一个亲人因为战争而死亡,另一个深知未来战争的残酷性,所以两人皆对于这种狂热无感,乃至感到非常恐惧。

埃里希和海因里希虽然热爱自己的祖国,却本能觉得这种太过狂热的情感非常危险,所以留下来没走。

不一会儿,隔壁教室的老师夹着书本走过,看见索尼娅还在教室,有点惊讶,这位男老师抬了抬眼镜,问道:“霍迈尔教授,你居然还没走?”

索尼娅抬起头看他:“嗯,我的学生还在这里。”

男老师苦笑一声,“我的学生都走完了,教室里只剩老师,唉,这些孩子,战争哪里有那么简单……”

兰ù生ǔ柠檬他摇摇头,离开了。

外边的狂欢持续了将近十分钟,人群熙攘噪杂的声音才渐渐平息下来。

他们转移阵地了,或许是去国会大厦,或许是去勃兰登堡门,或许是去马恩广场……总之,是去这些极具政治意味的地方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