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仅八岁的施昀迎来了一场无穷无尽的诋毁和霸凌。

电影太过成功,太多的观众无法分清影视作品与现实,他们对施昀所饰演的恶魔小孩深恶痛绝,他们对电影中被害的“好人”移情怜爱,对恶童恨之入骨。

影视作品的评分区,影视博主讲评或剪辑片段的评论区,不堪入目。

评论里数万评论都在说他是“本色出演”。

一个非常火的影视剪辑视频下面,热评第一10万高赞。

[做一个善良的人:触目惊心,这电影我不敢看第二遍。小男孩真的是本色出演,这孩子看人的眼神就?}得慌,一看就知道本来就不是什么好东西,他真的是恶魔。]

施昀那时已经识字了。

距离他看到这条评论已经过去了十二年,他依然记得这条感慨“他真的是恶魔”的评论,i是“做一个善良的人”。

留下评论的人是善良的人。

演了一部电影的他是本色出演的恶魔。

施昀迎来的不止是网暴。

小孩子分辨不了影视剧和现实。同学们都害怕他,用有色眼镜看他,排挤他,义愤填膺地辱骂他。

网络上的人和身边的同学都用异样的眼光去看他和他的家人。

施昀难以描述这些年他受到了多大的痛苦与心理创伤。

因为是票房奇迹,是大爆电影,至今仍不断有营销号或短视频剪辑新作品,甚至近几个月的短视频评论区仍然,仍然,两万赞的热评依然是“《生而为恶》。太贴题了,这小演员长得就阴险。”

施昀一辈子都在后悔出演,恐惧让他无法再接下任何影视作品。

他基本等比例长大,外貌和小时候没有多少变化,看过电影的都能认出他。

认出他的第一件事,就是躲避他的眼神。

像躲什么脏东西一样躲避他的人太多了。于是后来,当施昀意识到有人认出他,第一反应就是先一步移开视线想逃走。

他在痛苦的泥潭里挣扎了十二年,花了十二年走出当年的阴霾。

现在鼓起勇气来参加这个节目,是想永远去掉演员里那个“生而为恶”的标签,让大众看到他自己,看到“施昀”这个人。

而不是什么恶魔。

施昀握着麦克风,他的手在颤抖,但依然紧紧地握着,像在给自己坚定说下去的勇气。

他不会再逃。

因为他明明就,没有做错任何事。

他一字一顿,肩膀习惯性地畏缩着,却比任何人都充满巨大的勇气。

――“我来,找回我自己。”

[10]第 10 章

作为入行许久的前辈,导师们对施昀的遭遇是很能够理解的。

卢语乔本人也曾经历过,被看剧入戏太深的观众由角色上升到她本人。“角色滤镜”这种东西是真实存在的,这也是为什么咖位高的基本都演好人,能够实实在在吃到红利,对形象起到正面效果。

反过来恶角演多了,也会发展受限。

她刚出道时曾在一部很火的宫斗剧中出演一个算是“反派”的角色,那个角色起初是女主一起入宫的朋友,后来因自卑思虑过重觉得女主看不起她,再加上些误会挑拨黑化处处跟女主作对。

当年这部宫斗剧收视率和网播效果都极好,她为了演好第一部作品兢兢业业,导致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大家见到她就想起那个“反派”,还给她起各种代称――比如“洗脚婢”,“打脸姐”。

卢语乔起初不当回事,觉得这是因为自己演得好,网友只是在玩梗。

怎么会有人真分不清影视剧跟现实呢?

事实是脑子有问题的人真的存在,还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