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2 / 2)

有躲,这折子擦着他的脸颊而过,落了一道红痕。

“给朕滚去刺州,把贪墨的一干人等抓回来,将功赎罪!”

紫宸殿中,鸦雀无声。

赵辅有多么宠信王溱,人尽皆知。如今他竟然勃然大怒,一副想要摘了王溱头上乌纱帽的模样,可见是真的龙颜大怒。

百官队伍中,站在王溱前面的一品大员不多。当朝右相王诠站在队伍右侧第一位,他也是王溱的亲叔祖。王溱被皇帝指着鼻子骂,王诠却没有反应,反而眼观鼻、鼻观心,淡然随意地看着地面。

空旷的大殿中,王溱作揖行礼:“是。”

次日,户部尚书王溱领旨前往刺州。

从盛京到刺州,快马加鞭要一日多,王溱等人要到,则需要两三日。

这日,纪知又将监察使团中的几个官员召集起来,然而这次唐慎正要起身,纪知幽幽道:“唐大人莫动了吧。”

唐慎抬起头看他。

纪知:“莫要与苏温允走得太近,唐大人,这是我最后的肺腑之言。”

第62章

入了八月下旬, 北方暴雨连城。

刺州城的街道上, 只能听到噼里啪啦的雨声, 偶尔会看到几个身穿官袍的官员行色匆匆地从城市的一头快步到另一头。

不知从何时起,刺州城中隐隐出现了三个派别。第一个自然是以监察使纪知为首的监察使团,第二个则是以刺州府尹张沣为首, 本就在刺州城待了数月,甚至更久的官员团体。第三个,则是以苏温允为首, 不被前两者接纳的官员。

苏温允是巡查使, 与刺州城的官道修建并无实际联系。可他也不属于后派的监察使。这就令他的身份非常尴尬。

不过在这三者之外,还有个比苏温允更尴尬的。

那便是唐慎。P-i-a-n-o-z-l

张沣、谢诚那一派官员, 唐慎不用想了,和他无关。苏温允那一派就更不提了。苏温允将那本阴阳账册藏在唐慎的屋子里, 几乎是将他推入火海,之后他再见到唐慎也没有表示, 仿佛那天晚上他根本没偷翻进唐慎的屋子。

至于监察使团,唐慎本来是属于这一派的,只可惜纪知不知道从哪儿发现了唐慎和苏温允私下联系的事, 隐隐将唐慎排斥在外。

这一日清晨, 唐慎从府尹衙门出来,撑着一把竹伞,来到衙门不远处的一家包子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