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莼笑道:“此功大人首功,我们回去这就拟折子。”

秦杰却一挥手:“不忙!趁这些寇匪还没有得到消息,我们尽快布局,将这些时常走私的海港都一一清查过去,迅雷不及掩耳,定然大有斩获!到时候再一并上奏,这才得陛下瞩目。”

又推心置腹提醒许莼:“许大人啊,小心两浙这边的督抚们知道咱们有了大船,也赶紧效仿起来,借了我们这股东风,到时候寇匪走私商人吓得都避了风头,再被他们分了功劳去,咱们还剩啥呢,毕竟你可还要还船的钱呢。”

许莼对秦杰刮目相看,果然于这升官门道上,这位秦将军实在精于此道啊,拱手笑道:“秦将军果然有成算,考虑周详,便按秦将军所说,这些日子大家忙一些,积攒起来,才值得一提。”

当日大胜而归,许莼回了房里,仍然兴奋得睡不着,起身提笔给九哥写信:

“九哥,新船已到,当夜便乘夜出海,打击走私运盐船八支,剿灭流寇海匪若干。九哥不必担忧,有此坚船利炮,又有精悍兵丁在,出去查缉正如大炮打蚊子,十分稳妥,敌人望风披靡,不堪一击。我与秦都督正打算趁胜追击,清缴海路,定然无往不利,荡清海疆。千秋节前,正可以此为礼,为九哥寿。侍奉君王无所愿,上祝万岁又千秋。”

“弟许莼叩首。”

作者有话说:

注:侍奉君王无所愿,上祝万岁又千秋。《新曲效温庭筠》 徐贲 (元末明初)

第135章 庙算

谢翊展开信件看了看, 转头传了送信的侍卫进来,看还是祁峦,让他仔细说出海缉私的经过。

祁峦并不长于口齿, 但难得一板一眼, 正儿八经地把世子一日的行程老老实实说了, 去接盛三少和陆先生,然后与秦提督祭了船开了船, 然后便去蓬莱阁吃饭,邀了霍士铎。之后便去缉私了。乘坐的是万岁号,子时集合出发。

谢翊忽然打断问:“万岁号?”

祁峦老实道:“是, 两艘船名为万岁号, 千秋号, 我听世子说国朝万岁千秋的意思, 那秦都督还说荡海平波这样的名字更威风些。”

谢翊忽然唇角掩饰不住地翘了起来,连眼睛都变得愉快起来,笑意盎然道:“继续。”

祁峦便平铺直叙讲了晚上的缉私过程:“我们凤翔卫也派了八人, 两人一组,分别在不同的快船上,是许大人要求的。许大人说我们要在保护自己安全的前提下, 尽快熟悉缉私的方法,我们如今就是在借津海兵备卫的力, 用大船和查走私的利益来诱惑对方来帮我们缉私。”

“秦提督指挥战斗经验丰富,又有地方军务经验, 熟悉津海卫, 如今看他指挥缉私, 我们很快就能熟悉节奏。接下来我们自己开船组织一些行动, 这样哪怕到时候兵备卫不想配合, 我们自己也能缉私了。”

谢翊点头:“是这个理。秦杰此人贪功好利,大节上倒没失,又极油滑。静安伯内宅不宁,元配继妻妾室多,孩子多,他这才贪财势利,于倾轧排挤那一套做得熟。如今是眼热你们的船,自然是无所不应。许莼能这么想是对的,既然盛长天和陆九皋都来了,他培养出自己的班底也不过是时间问题,如今才去两个月,就已能有这样长进,已不错了。”

苏槐一旁笑道:“皇上这就太谦虚了,何止是不错?算算那船的时间,应该是知道要去市舶司,世子就已开始打算了,再说这每一步,都是心有成算,也不知在心里转了多少圈呢,一点儿没问皇上,这是安心要给皇上惊喜呢!没有皇上指点着,也能在那满地都是官油子的官场走出如今这局面,谁不挑个大拇指呢。”

谢翊笑了下:“到底偏锋冒进了些,他太急了,不顾自己安全,稳扎稳打收服人心的话,路会更好走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