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部活后回家的时间,所以被命名为了‘放学后’,大概它要吸引的观众群体也是这些放学了的中小学生吧。

不过,大家一开始对它没什么兴趣,这一方面是因为这档节目宣传力度不够,不是那种很有钱、被电视台重点关注的节目,所以很多人都没有注意到多了这一档节目。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作为一档重点在女学生担当‘助理主持人’的节目,它缺乏爆点。

吸引大家看《放学后》,需要靠青春洋溢的女学生们,这其实就有些像过去那些女子偶像选秀节目了,比如推出过山口百惠、松本明子、小泉今日子、中森明菜、森昌子、樱田淳子等等知名女子偶像的 《明星诞生!》这档节目甚至当下都还在播出呢,只不过有传言快要停播了。

而相比起参赛者素质足够高,女孩子总能让人眼前一亮的《明星诞生!》,《放学后》就显得太普通了一点。而且《明星诞生!》属于是竞赛型综艺,天然就能塑造紧张感,让观众跟着自己关心选手心情波动。《放学后》却不是这样,只不过是隔一阵会有一期会选新人、走旧人。

不过,如果林千秋能注意到《放学后》,大概不会奇怪它未来的走红。日后会有挺多这类型的偶像综艺获得成功的,甚至于林千秋上辈子成长过程中大红大紫的AKB48也是差不多的路数。虽然AKB48走的是剧场演出模式,在线下获得了不小的影响力,这才出现在电视舞台上的,而《放学后》起点高不少,至少一开始就有一档自己的节目。

只能说这二者主打的都是‘养成’啊!观众们享受的是陪伴,以及养成成功的成就感。

是的,《放学后》本质是一个养成系偶像的试验田,这在此时绝对是别开生面的在‘偶像’都还是新鲜事物的当下,养成系偶像尚未成型。推到前台的偶像,全都成熟作品,或者至少是半成品...而且真的离大众非常遥远!

如果说几十年后一个相对普通,但至少稍显可爱的男孩女孩,只要憧憬偶像这项事业,都可以去尝试。那在1983年的当下,就绝不是那样了!大家只会当抱着那样念头的孩子是异想天开。

就比如创造了日本女子偶像概念,同时也是日本第一个选秀节目的《明星诞生!》,看起来作为选秀节目,出现在舞台上的应该是一个个的素人女孩,而决定这些女孩去留的也该是大众了吧?

其实不是,《明星诞生!》这档节目三个月为一个周期,可以看做是‘一季’。只是不同于日后一档节目一般一年做一季,它们是连续做的。而在这‘一季’里,又可以将每周分开来看,每周会进行一次海选、一次电视预选。

海选不会出现在电视上,都是线下审查,审查人员会看有意参赛者寄来的相片、录音带,初步做一个筛选。这一关过了,才会邀请参加现场审查。现场审查则是由一位现役歌手和三位专业制作人担当评委,从相当数量的孩子中择选出十几人,参加电视预选。

电视预选,顾名思义,就可以上电视了,这个节奏有点儿像后来选秀节目常见的一周一赛。只不过,即使是电视上比赛,这也和大众没有关系,依旧只是专业评委决定这些参赛者的去留。

电视预选赛的合格人数是不一定的,但原则上每次不会超过两个,普遍只有一个,而不少时候一个合格的都没有。

合格的人可以得到一些奖金(名义上是以奖学金发出的),同时可以入学‘日本电视台音乐学院’。这个音乐学院,说是音乐学院,其实就是日本电视台搞的一个歌手培训班,培训时间短,但老师都非常厉害,是歌坛拿得出手的人物,教的也都是干货。

这说起来,有点儿像选秀节目期间,节目组也会提供专业的培训。有时候根据赛制,还会有导师,这些导师往往是歌坛大拿,也是会教这些参赛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