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对方只是去征讨张绣的叔父,陆离都忍不住想要叨叨几句,现在是要征讨张绣本人了,陆离实在很难不紧张。

贾诩之前帮着刘协跟胡人谈判,在对方东归路上好生刷了一波名望后,就借着母亲去世推辞了刘协的任命,成功跳出了中央这个不确定旋涡之中。

如今,正在张绣帐下效力。

贾文和,这人可一点都不人如其名。

议事时,陆离的一言不发引来了不少人的注目。

而他也没有一直将沉默保持到最后,对于先后顺序他不觉得有什么问题,袁绍是个好面子且有仪式感的人,换言之,他是可以用手段拖住的。

不过万事无绝对,他能够被拖住,他麾下的谋士却并不一定也是如此。

陆离在关于张绣的事情上提了一嘴贾诩的存在,而关乎袁绍,那可说的就多了:“袁本初帐下人多计杂,他又时常难有果断,上位犹疑,不免造就下位各有谋划,我上次去已见其中隐有不睦之态,利益争夺之下未必能合一心,可借此施之以策,应有效果。”

“谋臣之间如此,上下之间亦然。比如其帐下田元皓,于袁本初而言,其地位性格正合项羽范增之例。”

说白了,挑拨离间呗。

离间计,一款从出现开始就从未失宠过的热门计谋。

至于袁术,陆离犹豫一瞬,却还是道:“袁公路此人向来心高气傲,轻易难容人,我闻孙文台之子孙伯符归附于他,却遭其几番出尔反尔。可不久之前,对方却一改之前的态度,将昔日孙坚旧部尽数给予,还随之附赠了不少兵卒。”

吝啬鬼突然大方了,这里面必然是有原因的。

陆离微微一顿:“……当年便有传言,道孙文台于洛阳得传国玉玺。”

一旁的毛玠不由问道:“当年伯安与孙文台同到洛阳,他是否当真得知,伯安竟也不能确定吗?”

陆离:“我未曾亲见,但按照……他应当是当真得到了。”

陆离又说袁术心高气傲,又说传国玉玺,曹操道:“以伯安之见,袁公路欲效仿董卓行废立之事?”

陆离:“明公何妨大胆一些,我觉袁公路怕是想要行篡立之事。”

废立、篡立,看似一字之差,实际上差别可大了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