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两个枕套都能给你做套衣裳了。”赵母说。

她又拎着被单的两个角,将被单打开:“这么大的被单?那他家的床该多大啊?”

现代买床单,可不是床是多大,床单就买多大。

许明月一家都是大高个,床一般也都是两米乘两米二的床,最小也得是一米八的大床才够睡,她在选择床品的时候,条件反射就喜欢选最大号的,也就是240cm×250cm的床单。

而这个年代的床单,真的就是,床有多大,床单就有多大,只有小的,没有多的。

赵家人个子没许家人那么高,这么大的床单她们见都没见过。

赵母说:“你这大姑子对她哥哥是真舍得,人也是个可怜的,你以后要跟她好好相处,知不知道?”

赵红莲本就性格温和,红着脸点头:“阿妈,我知道的。”

赵母看着女儿这软和的模样,叹了口气。

以她女儿的相貌,不是没有城里人可以嫁,但她想把女儿嫁到城里,是为了让女儿享福的,可愿意娶农村姑娘的,基本都是在城里娶不到老婆,或者家里公婆特别苛责的人。

他们这里距离邻市不远,有什么消息,划个船过去,打听一下,就什么都打听到对方是什么样的人家,家里人好不好相处了。

她要是真什么都不看,一心只把女儿往城里送的人,女儿早就嫁出去了。

赵母说:“你嫁过去有什么不顺心的,也别担心,你姑父好歹是大队长,她们不敢欺负你,谁敢欺负你,你也别忍着,自己干不过,就跟你姑姑说,或者回来跟我们说!”

一段话,说的赵红莲眼泪落了下来,哭着点头。

赵母见女儿掉眼泪,她也掉,哭着说:“快把眼泪收收,到出嫁的那天再哭。”

他们这里风俗是哭嫁,女儿嫁人那天,娘家哭的越狠,表示对女儿越看重,因为舍不得女儿出嫁,所以哭。

这时候因为最是铺张浪费的时候,许凤台他们过来送聘礼,居然还被邀请到大食堂吃了午饭才回去。

看到赵家村大食堂正常的饭菜,大队长媳妇吃惊的问她弟妹:“你们就一直这么吃?”

赵母笑的红光满面地说:“那还有假?外面都亩产万斤了,到时候上面拍技术员下来指导我们种地,也种出亩产万斤的粮食,这点都算啥?”

说的十分豪气。

赵家村大食堂的其他人也都豪气地应和说:“就是,那报纸上都写了,我们都听书记说了,上面要派技术员下来!”

大队长媳妇本就是赵家村的姑奶奶,丈夫还是大村落的大队长,在娘家有地位的很,闻言皱眉说:“这都两三个月没见雨了,你们就一点不担心?”

“嗨!担心个啥子嘛!别的地方缺水,我们这些河边的人还能缺水?就这山上跑的,水里游的,光是吃菱角菜,都饿不死!”大食堂的男人大声说道。

说是这样说,可一直按照她公公的指示,已经吃了有三个月水煮莲藕,水煮萝卜,水煮野菜的大队长媳妇,内心还是忧虑不已。

如果她身在赵家村,习惯了赵家村铺张浪费的生活,她可能也觉得这样没什么,可她跳出来,每日看着她丈夫和公公为老头不下雨,今年干旱,收成可能不好发愁,她看着还和以往一样大吃大喝的娘家村子,就颇有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感觉了。

包括许凤台、许凤起他们都感受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