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七七年底,十年革命结束还有八年呢,大河以南的学生,总不能一直不上初中吧?

[296]第 296 章

许明月和江天旺的调令确认后,江天旺就要搬去吴城任职,他原本还想将他小儿子一起带到吴城帮他,可许凤莲怀孕就要生了,就算要走,也不可能现在走,只能带了两个心腹一起去了吴城。

他在公社大院的房子暂时还给他保留着,他什么时候回到水埠公社,还能继续在公社大院的宿舍住下。

下一步安排的,就是许明月的住处。

目前而言,公社大院里没有空的房屋了,许金虎当初带过来那么多民兵,每个房间都当做宿舍住了人,有些还住了小夫妻俩带着孩子。

现在正好是年底,天空下着大雪,又到了一年一度人们在家猫冬的时候,得等到雪停了,才能继续出来挑堤坝。

许金虎见公社房子不够住,就又到水泥厂和砖瓦厂,用临河大队的小四轮拖拉机,拉了几车水泥和砖瓦过来,准备在距离公社大院后面不到五分钟路程的地方,再建一个干部宿舍。

这次他打算模仿临河小学的建筑模式,建两层的,今后再有干部分房,也有的住。

许金虎的这个决定可把公社里的干部们高兴坏了,他们很多都是水埠公社本地人,部分人的家就在公社,还有一部分出自水埠公社下面的生产大队,例如许金虎和许凤莲他们,就是出自临河大队,家就在公社的,还能跟家里人挤一挤,可家在下面大队的,就只能挤在公社大院的宿舍里。

宿舍只有一间房,像许金虎和江天旺这样,老妻都在临河大队,宿舍房间就只住了他们一个大老爷们儿还好,有些宿舍住着好几个大老爷们儿或小姑娘,他们家里的婆娘孩子过来看他们,晚上都不能留宿,还得当天来当天回去。

像江建国和许凤莲这样,夫妻俩有一间宿舍的,都是极少数,他们夫妻是因为两人都是公社的正式工作人员,才能分到一间宿舍。

现在许金虎说要建宿舍,甭管新建出来的宿舍有多大,只要能一人分到一个房间,他们的妻子儿女过来也能有个落脚的地方,更甚至,可以直接把妻子儿女接到公社里来住,省得往回跑了,小孩子也能在公社里的小学读书。

水泥厂和砖瓦厂的厂长员工们,现在对许金虎是一点意见都没了,反正现在冬季雪天,生产出来的水泥堆在仓库也是堆着,许金虎要,只要给足数量的钱,他就给拉,一车一车的水泥砖瓦拉到公社里,下面垫上厚厚的红砖,上面用厚厚的稻草盖上,再叫了当初给蒲河口和临河大队建监狱和学校的原班人马来修建公社宿舍。

许金虎还特意喊了许明月夫妇过来,参考他们的意见,修建宿舍。

毕竟这宿舍以后他们夫妇也是要住的。

宿舍要建的多么大,多么的豪华,那是不现实的,生产条件有限,只能在有限的环境里,尽量使人住的舒适些。

好在水埠公社别的没有,就是地多,宽敞。

这时候的水埠公社还不存在什么新街、老街,只有一条通往水埠码头的长街,也就是后来的老街。

按照几十年后,水埠公社的交通划分,围绕着堤坝修建好后的省道形成的‘十’字路口,连接老街,形成一个十分繁华的主街区。

却也因为这条‘十’字主街作为交通要道,太过繁华,导致这条路,一堵就是二十多年,一直到一零年以后,在下面新街的位置,重新开辟了一条高速路,才缓解了水埠公社持续了二十多年的拥堵情况。

现在一切都还没开始,许明月就想提前把这条省道规划出来,因为水埠公社的堤坝修建,已经把通往邻市方向的这条堤坝,给修建好了。

只是堤坝是堤坝,下面的路和堤坝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