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的,可以增强猪崽免疫力,更适合它们生长的饲料,后面的猪生病的概率还会降低,生长的速度会加快。

不过这种饲料并不是几十年后的科技与狠活,而是以竹子河里现有的河蚌类生物为主要材料,加强猪崽们钙类的吸收。

养猪场还有很大的空间没有被填满,当初在建的时候,就是以千头猪衣裳的规模建的,现在多出来的场地和房间,就用来给陈卫民教授他们作为他们想要自主研发水轮机和发电机的研究基地。

实际上早在六年前,国内就已经自主研发出了第一台750千瓦的水轮机和256千瓦发电机联机发电,可以带动当地居民用电和一个小型面粉加工厂的用电。

陈卫民教授他们当初就是在750千瓦的水轮机的基础上,在研究更大千瓦的机械。

他们本以为这辈子或许都没有机会再实现他们的梦想,没想到时隔一年半,他们居然在一个劳改农场内,再度实现了他们的研究事业,当初被下放到这里的几个水、电机械工程类的几个专家教授全都被放到了养猪场内,除了自主研发发电机外,他们也开始了主持蒲河口农场和养猪场的沼气发电工作。

[286]第 286 章舂米加工厂

要说临河大队拉回来的拖拉机、脱粒机、谷糠分离机,哪个机械最受欢迎,那无异是谷糠分离机,也就是土话说的碾米机。

临河大队因为地处偏僻,没有电,在通电之前,整个大河以南的人,为谷糠分离的方法,还是最古老的舂米。

不是远古时候,人为的用木棒往舂米的石臼里捣米,而是用锥窝和踏椎,脚踩在木质踏椎上,一下一下的往石臼里舂米,用这样的方式舂出来的米,很多都是碎米,哪怕用细密的筛子一遍一遍的筛过被石椎分离出来的大米和稻糠,依然有很多米糠筛不出去,有很多细碎的米粒被筛入稻糠中,这也是为什么临河大队有那么多糠米的原因。

可有了在谷糠分离机后,就不一样了,它不光舂米速度极快,还不会发生用踏椎和石窝舂米时,把正常的米粒给舂的稀碎的现象,分离出来的大米粒粒饱满,没有一点稻糠残留。

这样晶莹剔透没有一点稻糠的大米,大河以南的人祖祖辈辈都没有见到过,现在终于见到了,全都挑着自家今年新分到的稻谷,来大队部后院厨房去碾米。

临河大队的日子好过了,就难免惠及到嫁在临河大队的媳妇儿们,秋收之后,她们回娘家,就难免带几斤大队部里分离出来的新鲜大米给老子娘尝尝。

她们很多人老子年纪大了,牙口不好,米糠是很磨牙的,这样不掺杂一点米糠的大米,不论是给老人补身子,还是给刚出生没多久的幼童喝,都是很好的补身体的物品。

随着她们回娘家,临河大队通了电,有拖拉机、碾米机的消息顿时就传遍大河以南。

靠近石涧大队那边,在许明月的提议下将山下的荒地开发出了一千到三千多亩两个大队,顿时就不淡定了,尤其是距离临河大队最近的石涧大队。

之前临河小学开学,丁书记就羡慕的狠了,他侄孙子,多聪明多好的娃儿,愣是大字不识一个,想到自己身陷囹圄的时候,他大侄孙子帮他家婆娘去临河大队打探情况,丁书记就想把他侄孙子送进临河小学读书了。

可临河小学是免费收学生入学的,给临河、建设、和平三个大队的学生免费入学还能说得过去,毕竟这三个大队都属于水埠公社,可他们石涧大队虽离临河大队离的近,但他们是属于五公山公社,从没听说哪个学校,连隔壁公社的学生都免费收的。

不光是他自己的孙子,连整个石涧大队的小娃儿们,他都想送到临河大队上学去。

他们五公山公社倒是有小学,他们也不像临河大队,去水埠公社还隔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