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河小学自然没钱,但大队部有啊!

临河大队现如今七千多亩水田,每年光是上交的公粮都是附近几个大队首屈一指,这两年建学校、建水电站、开办养鸭场、买鱼苗花掉不少,但买鱼苗花的钱早就翻倍赚回来了,养鸭场去年也向水埠公社的供销社定时提供咸鸭蛋和鸭子了,也回了本了。

现在赔钱的就只有学校和水电站。

水电站的大头在于还没有买回来的发电机等设备,学校就不用说了,这么大个建筑物,花费的水泥砖瓦不知凡几,还有桌子长凳柜子等,也都是要花钱的,现在又要买这么多校服,更是一笔不菲的费用。

可是跟这么多的衣服相比,花的这笔钱简直值哭了,且这么便宜的衣服鞋子,还全都是小孩子的,简直过了这村就没有这店。

老校长当了一辈子村长,带领许家村的人外拒山匪,内管村民,把许家村治理成十里八乡最大的村子,人人熟知的当地一霸,他又岂是没有一点见识的,当下就决定要是这么多小孩子衣服临河大队消化不完,临河小学就全买了。

老校长一开口,一个敢反对的都没有。

老校长年轻时候也是凶名赫赫,到现在都还说一不二,江建军性格温厚,施、胡、万三个小村子的村长,在老校长面前更是连屁都不敢放一个。

临河大队七千多亩地,几乎全都是许家村和江家村两个大村落带着他们开垦出来的,他们三个小村子完全就是抱大腿的存在,他们哪里敢有什么意见?都默默的不吭声,眼睛看向江建军。

要是江天旺在这里,还能笑呵呵的为江家村要些好处,可江建军年纪轻轻,又哪里是老校长的对手,被老校长说的也说不出话来,更重要的是,他性格受他父母影响,江老太太就是个性格豁达爽利的,他爹江天旺受多年革命思想,公心甚重,老校长都说了这些衣服是学校买了当校服,完全一心为公,他能说什么?

只弱弱的说:“大爷,这些孩子的衣服给我们本大队的娃儿们当校服也就算了,那些山里的娃儿们……”

老校长心里也还没想好具体怎么做,让他这样免费的给别的大队的娃儿这么好的衣服,他也心疼。

在一旁的许明月开口说:“要不这样,在我们学校读书的娃儿们,就发一件衣服当校服,他们毕业后,个子也高了,衣服也穿不下了,就留给下一届学生当校服。”她又指着地上一堆粉色的平角裤衩子说:“每人可以发两件裤衩子,给他们换洗着穿,你们看可行?”

在一堆成衣中,小小的一件裤衩子,真算不得什么了,这批衣服来的又便宜,许明月这么一提议,在座的大队干部们就都没了意见。

老校长也点头同意:“这样以后学校一直都有校服,那些娃儿们冬天来学校上学也不至于冻的连教室都没法去。”

[254]第 254 章

当干部还是有很多好处的,比如现在,老校长就拍板决定说:“你们需要什么的,赶紧先挑,挑好了,咱们再算多少钱,剩下的,过几天叫大队的人到大队部去,问问他们要什么,再分下去。”

几人一听,又都高兴的挑起衣服来,施胡万三个村长首先看的就是棉衣棉裤。

刚刚他们检查衣服的时候就发现,别看一大堆衣服塞在一个包里,看着好像都差不多,实际上差别大着呢,有些衣服不知道是不是在包袱里面,保存的还算好,连发黄的霉斑都没有一个,看着完好的很,他们就在衣服堆里挑这样的。

还真被他们挑出来好几件没有霉点的。

许明月一看就知道是最近几个月刷新出来塞进去的,和放了好几年的相比,那确实新了很多。

江建军和许红桦也在翻看棉衣棉裤,别看他们都是干部家庭,家里老头子都当上公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