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一边走,就一边回头看向这座对大河以南的人来说,大的不可思议的学校,再看向村子对面的大队部。
大队部也实在是太明显,那是一栋同样与大河以南的房子完全迥异的大宅子,有些像京城的四合院,全是青砖黛瓦结构,和周围矮小的土坯房相比,起码有周围房子两三个高,原本门楼上刻着‘江宅’二字的地方挂着一个木质牌匾,上面写着‘临河大队’,大门两边也挂着两个白色木牌,木牌上一边写着‘宣扬共产主义思想’,一边写着‘培养优秀革命干部’。
一看就是大队部。
等他们又艰难的穿过这一条不长的泥泞道路,到达大队部门口时,他们才终于松了口气,将行李全都放到了大队部的大门口屋檐下。
大队部大门口的这一片地,铺的居然是石板。
他们狠狠将自己脚上的泥在周围草地上狠狠蹭了蹭,阮芷兮和杜晓雅有些受不了自己鞋上嵌上的厚厚黄泥,去紧挨在大队部边上的大水沟边,去大水沟对岸的打谷场上的稻草堆上,抽了一些稻草来,清理自己鞋子上的黄泥,一直将鞋底的黄泥全都洗干净了,她们的鞋子里面也都湿透了,这才忍着鞋里的湿搭搭的感觉,回到了大队部的门口等待着。
不远处的堤坝上,正在监督陈卫民他们建造水电站的江建军站在高地上,远远的看到几个拎着、扛着行李的几个青年男女向江家村走来,眼看着他们走到大队部门口,对下面的男人说:“大河,你在这看着他们上工,我到大队部去看看,好像是新来的知青到了。”
他们前几天就收到许明月的通知,知道新来的知青大概就是这两天到,在逐渐有了水的河道里洗了手和脚,穿上草鞋就往大队部这里快步走过来,看到几个模样俊秀的青年男女,拿着钥匙一边开大队部的大门,一边对他们说:“你们是新来的知青吧?我是临河大队的大队书记,我姓江。”
他动作利索的打开门上的锁,推开了大队部的大门,顺手将手边的一个行李给拎了进来,打量了他们满身的泥点子和脚上的黄泥,对他们说:“不容易吧?先喝口水。”
大队部现在是有人住的,他摇了摇大堂桌子上的热水瓶,发现里面有水,就拿了几个竹杯子,给几人倒了昨晚剩下的温水。
江建军现在每天喝陈卫民教授他们打交道,听着他们说普通话,也跟着陈教授他们用普通话沟通,虽说的不标准,但魏兆丰他们连蒙带猜的听着,还算能听懂,当下也都做了自我介绍。
江建军还要忙着回河圩里干活,干脆地说:“咱们大队的知青点还没建好,你们刚来,就先和老知青们一起,在学校里暂住一下,等知青点建好后,再搬到知青点来,你们刚来没有工分,想要兑换口粮的话,有两种法子,一种是你们自己出钱在大队部买,一种是暂时在大队部借,等回头有工分了,再从你们的工分里扣!”
要江建军说,现在学校里空教室那么多,让知青们全都住学校里好了,哪里还要单独建知青点?
但他也没反对就是了,去年外面闹的热闹,年三十和年初一都不放假,一直在加班,河对岸的水泥厂和砖厂和他们这些需要挑堤坝的可不一样,大雪期间他们都不用去挑堤坝,水泥厂和砖瓦厂的人可都还在上班呢,加上又到了春耕季节,现在一半人手留在村子里春耕,每家每户只出一个人去挑堤坝,现在水泥厂和砖瓦厂里积攒了大量的水泥和砖瓦,这些水泥砖瓦他们临河大队不要,也会被别的大队,别的人拿走去用,那还不如他们临河大队弄来建知青点呢。
江建军是想着,要是过两年,这些知青们走了,这些空下来的知青点还能给村里无儿无女或是无父无母的孤寡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
[240]第 240 章
江建军此时还不知道,这些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