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这些看守养鱼场和养鸭场的人,不用干那劳累辛苦的活,一天也有十个工分,不比那累死累活的挑堤坝、钻碳洞来的好太多了?

[158]第 158 章

最先运到大河以南的是瓦,毕竟水泥厂生产出来的水泥要提供给堤坝筑堤,瓦片的消耗和水泥、砖相比起来,是远远不如的。

大河以南和炭山的路、桥通了,可运送砖瓦回来的依然是用船,主要是现在大货车都是往城里走的,他们这小地方雇佣不起大货车,人家大货车也不远送这么近的货,临河大队又还没有小四轮的拖拉机,靠人力用板车拉太慢,也太累,反而是用船运输,对他们来说是最经济实惠的一种。

只是在运送瓦片时,要在船舱底部铺设大量的稻草,防止瓦片把船身磕碰坏。

瓦片到了,许红桦就立即安排了人将山上的木材都往下挑,一人挑两根大树,树身在地上拖着走。

之后就是水泥和砖头。

等山上砍的木材、砖瓦、水泥全都到了堤坝上后,临河大队的麦子也到了收割的季节,工程又不得不暂停,临河大队所有的人,全部都安排到山脚下、河圩里去收割麦子。

许明月和孟福生也回到蒲河口,开始组织蒲河口的人开始收麦子。

麦子收割完,就要紧锣密鼓的暴晒,送粮食到水埠公社的粮站,同时还要再次在这片土地上套种红薯和大豆。

一直到全部忙完,都已经进入六月份,临河大队的水泥和砖头已经分批全部送了过来,临河大队在许红桦的带领下,再次挖起了地基。

河边风大,如果不挖地基,不知道什么时候,养鸭房就被河风吹塌了。

其实按照许红桦的说法,养鸭子哪里需要那么麻烦,还要给养鸭场打地基?随便几根木头搭个草棚子,草棚子里撒点稻草,不就是个鸭窝?可偏偏许明月将就的很,不光要打地基,地面还全部用水泥抹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