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一点小鱼肠子撒下去,许凤发用许明月拼拼凑凑给他做成的渔网,一网兜下去,就是一小碗鱤鱼。

现在拥有渔网的许凤发,已经成了全村小男孩们羡慕的对象了。

鱤鱼个头也就比手指长不了多少,所以网到的鱼都给了赵红莲吃,许凤台、许凤发、老太太她们即使是只吃豆腐、枸杞菜,也吃的满足的很,尤其是老太太,她的牙不好了,老的野菜,她的牙齿嚼不动,只能干吞干咽,许明月的嫩豆腐一出来,顿时成了老太太的最爱。

但她们无论如何都想不到,这时候许明月居然还能拿出一把挂面和两个鸡蛋出来,这两样东西,就是平常在农村都十分珍贵,更别提在旱灾年间了。

许凤莲舍不得,有心想让阿姐拿回去,让她自己吃,或者给小阿锦吃,可当着大队长媳妇的面,自然是不能说这话的,只好说:“哎!”

大队长媳妇也是没想到,许家居然能拿出这样的好东西给侄女儿吃,一般生了女儿的媳妇,哪里有挂面、鸡蛋吃啊,能有碗热水喝都不错了,还有不讲究的公婆,听到生的是女儿,就在产妇窗户外面骂了。

她高兴的笑容满面,进了里屋,一边给赵红莲揉肚子,一边将外面的情形低声和赵红莲说了,对她眨着眼睛说:“姑奶奶这个媒没给你保错吧?没一个人有二话,都高兴的不得了,你那大姑姐还带了挂面和鸡蛋来,叫你小姑子去煮了。”

原本心里还有些忐忑自己生了女儿的赵红莲,闻言也不由松了口气,有些脱力的躺在炕席上。

孩子生下来后,并不是事情就完了,大队长媳妇还要使劲的给赵红莲揉肚子,把里面的胎盘揉出来。

之前生孩子还能忍受的赵红莲疼的在产房里面嗷嗷叫,叫的许明月心头一颤一颤的,许凤台也吓了一跳,着急地问:“孩子不是生了吗?这这这……这咋了?”他趴在窗户上,焦急的快哭了,往里面喊:“红莲,红莲你咋了?要不要去医院?兰子,兰子你快进去看看红莲咋了?”

大队长媳妇听到连忙喊:“别进来!叫老太太端盆热水进来!”

热水这些早就准备好了,之前就一盆一盆的往里面端。

许明月也知道外面的人身上多少都带了些细菌,不好往产房里去,只听着里面的痛苦的呻吟声,一直过了十来分钟,惨叫声才停了下来。

这时候许凤莲煮的面条也好了,大队长媳妇出来,把面条端了进去放在赵红莲边上的炕桌上,又连忙出来,拉着老太太到一边,低声问她那东西要不要。

那东西是指胎盘,在农村人眼中,这是上好的大补之物,结果问了许家人一圈,都不要。

老太太是想要的,她想要了给许凤台补身子。

可看到许凤台那头摇的跟拨浪鼓一样拒绝的样子,也只好跟大队长媳妇说了不要,把大队长媳妇给高兴的,把那东西用陶盆装着盖上盖子,准备一会儿带回家。

这时候没有油,许凤莲煮的那晚面,真的就是水煮面,打了两个鸡蛋,可这样的一碗连盐都没加的水煮面,端到赵红莲面前,还是让她窝心的掉了眼泪,被大队长媳妇训斥:“刚生了娃可不兴哭,眼睛要哭瞎的!”又说:“唉,你也真是掉进了福窝里,当初谁能想到,穷的叮当响的凤台家,有一天能起来呢?还一下子出了两个干部!”

现在许家村,除了她家,就是许凤台家出的干部最多了。

许明月虽是外嫁归家的女儿,那也是许家人,看她给她哥哥盖的这么好的砖瓦房,嫂子生产还送挂面和鸡蛋,就知道她对娘家兄弟妹妹有多好。

她早就从她侄女儿这里知道,许明月隔三差五的就让许凤台给她带吃的,哪怕就是常见的蔬菜、野菜,那也是她的一片心意不是?

万事没有早知道,也不知道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