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1 / 2)

说话间,老姜已经走上去仔细观察了,当发现齿轮上沾染的金色沙砾时,瞬间了然于胸:“这齿轮下应该有更多的小齿轮,用以连通亡灵沙漠下的流沙群!应该是源源不断的流沙才让这座塔中的机关一直积蓄着力量,就宛若水车一般。”

佛塔一直在借助大自然的力量,屹立千年!

我愈发钦佩古人的智慧,那些勤劳机智的人民,正是因为懂得借力的道理,才能完成一件件不可能的奇迹……?|

比如兵马俑,比如长城。

我们当下走入这间机关室中,发现四周居然都有白玉做成的浮雕,真可谓奢侈!要知道壁画一般都是由颜料完成的,哪怕是尊贵的帝王墓,也顶多是耗费工匠数年的努力,用石头完成浮雕。而这里居然是用白玉凿成,当真是将最美好的东西尽数献于这座佛塔。

“玉石圣洁,白皙无瑕,应该是用以称赞乐和尚的伟大品格!”向万里教授解释道。

老姜则是一眼不眨得盯着那些浮雕,这些栩栩如生的浮雕正在向我们讲述一个新的故事。

此时,我们已经感觉到距离舍利越来越近了。因为和先前的乐和尚劝说十六国的君王停止征战不同,这些浮雕诉说的似乎是乐的一生!

每一幅浮雕下都有一行西域文字,极尽赞美之词,追忆和缅怀着这位圣人。

我跟老姜齐刷刷看了一眼向万里教授,他精通西域文字,且学识渊博,由他来充当讲解最合适不过。

向万里眯着眼睛连连看了好几幅浮雕,喃喃了一句:“原来如此!”

老姜有些急了,正要追问,却见向万里喉头滚动,在心中酝酿了一下,才开日道:“乐和尚原是西域的一名小僧人,他发下宏愿,誓要走遍整个中原大地阳光照耀的地方。而那一天,就在他师父去世之际,给了他一匹马,一根七宝禅杖,交代下临终遗言:“乐,帮为师找到菩萨,将这根禅杖交给他……”

“就这样,乐和尚一路游遍西域,他见到了无数尊佛像,却始终没有看到菩萨的真身。”

“菩萨真的会显灵到人间吗?他对着天空喃喃发问。”

“也许是因为自已的修行不够,菩萨不愿意见到我吧?乐和尚以此安慰自已。”

直到他顺着古丝绸之路,穿越亡灵沙漠,再过玉门关,一路走到敦煌时,在敦煌的鸣沙山下突然看到了万丈佛光。

那佛光笼罩的这片大地,像极了他梦中的西方佛国!

或许这佛光,就是菩萨降临前的征兆……

那一刻,乐和尚突然决定不走了,他要在这里修建一尊佛窟,恭迎菩萨得再次出现。

更或者说,这一路乐见到了各式各样的佛像,有拈花微笑的,有横卧浅睡的,有头戴金冠的,它们来自于各个民族,千姿百态。

但乐想自已去塑一尊佛,看看心中的菩萨到底是什么模样?

这也算是完成师父的遗愿了吧!

可当时西域连年战乱,百姓民不聊生,无数鲜活的生命因为战争而变成皑皑白骨。莫说修建佛窟了,何时鸣沙山上能没有鲜血滴下,都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

逃亡的百姓来来往往,痛苦潦倒的模样,像极了世界末日的前兆。

乐此时忽然萌生出这样一个想法,如果我能劝服这十六国的君王让他们不再打仗,天下不就太平了吗?

这个想法太大胆,也太无畏了!

但他却抱着这种牺牲精神,历经数年,穿梭十六国,终于让西域迎来了和平的一天。

这一天,月牙泉终于变回清澈的颜色,鸣沙山的空气再也没有夹杂着鲜血的腥味,飞走的鸟儿也都回来了,丝绸之路开始恢复了通商,百姓的脸上开始有了笑容。

国王们派出了无数个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