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1 / 3)

方芃甚至不记得有谁对她这样细心过。她有些大大咧咧,从小喜欢运动,摔跟头擦伤是常有的事。父母都没太把这些当回事,她自己也是倔性子不肯哭。记忆里父母对她讲的都是“没事,擦上药就好了”,第一个问她“疼不疼,要不要吃颗糖”的,倒是徐士廉。

方芃看着他把鸡蛋和豆腐一起倒进油锅里煎,问他:“你做饭也是为了苗苗学的吗?”

“是啊,”鸡蛋豆腐入锅之后,徐士廉终于得以清闲一会儿,“小孩子吃的和大人吃的不一样,所以我更擅长做辅食,营养均衡,小孩子也好入口。”

方芃想起自己小时候连着一个星期早餐是咸菜夹馒头,默然了。

鸡蛋在油锅里咕噜咕噜冒着泡,徐士廉另起火烧油,又在切葱蒜末。这一个步骤对方芃是新奇的,她们不喜欢香料的味道,平时吃饭会把葱姜蒜挑出来,从来不知道做饭为什么要放香料。

切好后徐士廉把煎好一面的鸡蛋豆腐翻了个身子继续煎,然后讲葱蒜末全部倒进烧好的热油里。香料入锅的那一刻,方芃突然闻到一股熟悉的香味,往常吃的那些饭菜里都包含着这样的香味,原来这种每道菜必不可少的香味就是葱姜蒜爆香的味道。

“好香。”方芃忍不住评价道。

徐士廉笑了:“这才哪到哪。”

厨房里的方芃笨手笨脚,毫无用武之地,她不想闲着,硬是向徐士廉讨了份差事,在餐厅帮忙把餐桌整理出来,一会儿好上菜。往常徐士廉都是一个人吃饭,一碗面或一碗盖饭,摆在桌子的角落即可,比起书桌,餐桌根本不常用。可是相比之下,反倒是餐桌更干净,中央还摆着一个玻璃花瓶,方芃走近看,里面的花还没有枯死,似乎是定期更换的。再看餐桌的另一端,摆着基本儿童杂志,都是近期的。方芃想到,大概是每周末,苗苗来的时候都要用到这张桌子,所以一直有收拾,按时间算,花瓶里的花应该是上周日才摆上的,所以看起来半新不旧,等到了周末,应该会换一批花。

这里根本没有需要出力气的,徐士廉是在换个说辞哄她休息。

这时候她听到徐士廉在叫她:“芃芃,饭做好了。”

方芃跑到厨房,和徐士廉一起端菜。再次瞥到桌角的杂志时,她问:“儿童杂志时给苗苗准备的吗?”

“是啊,她吃饭的时候眼睛也不闲着,一定要看电视。我担心她不好好咀嚼对消化不好,就跟她讲要安心吃饭,我可以讲故事给她听。我哪里会讲什么故事呀,只能从儿童杂志取材了。”

方芃对徐士廉对于女儿的照顾是佩服的:“没几个爸爸能做到像你这样了,我爸既没给我做过饭,也没讲过故事。”

“指的事情一般是妈妈做的吧,我是个例外。”

“你忘啦,我妈不会做饭的,所以我小时候才老去你家蹭饭。他们工作忙,哪有时间给我讲故事。”其实不止这些小事,方芃从小独立,从小学开始就是自己上学。六七岁过马路的时候她看着车水马龙不敢走,一定要等到身边有小朋友被父母牵着,才敢跟着过马路。方芃一直觉得适当的晚熟不是什么坏事,小公主才不需要早熟。她没当过小公主,倒也不难过,只是看到徐士廉无微不至的照顾苗苗,多少有些感叹。

徐士廉笑说:“你现在也可以常来我这里蹭饭。”说完,帮方芃舀了一勺肉末鸡蛋豆腐。

方芃不知道徐士廉是怎么调的汤汁,上面的肉末是酱香的,下面是咸鲜口,但没有在家里吃的菜那么齁,鸡蛋嫩滑,一口下去鲜香味儿都留在口腔里。

“好吃!”方芃给予了最朴实真挚的评价。

“这个味道真的和我平时在家里吃的不一样!你怎么就能做出来饭店里的味道。”

徐士廉被她逗笑了:“什么饭店里的味道,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