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父与他们“礼尚往来”:“我倒是希望他像芃芃一样多出去运动,老大不小的人了,整天窝在家里。”
损完了自家孩子,他们又开始聊一些其他的。方芃找到了和徐士廉聊天的切入点,问他工作上的事:“士廉哥,你真做了漫画家啊。”
徐士廉点点头,又给她倒满了茶水:“随便画些东西发在网上,有些群体喜欢看,也不算漫画家。”
“画的什么,我能看吗?”
徐士廉掏出手机,给方芃看自己微博的名字。他的网名叫林林,是他的小名,方芃听徐母这样叫过他,据说是因为小时候徐士廉发不出“廉”字的读音,总是叫自己“徐士林”。巧的是方芃小时候发不出“林”的音,念起来像“丽”,这一段在他们还是邻居的时候总被双方家长讲做笑谈,说徐士廉的名字莫名其妙就成了“徐士利”。方芃注意到,徐士廉在网络上应该是小有名气的,粉丝有将近一百万。
她刚想在自己的手机里面搜,又听见方母说:“那正好,让芃芃去。”
“去什么?”方芃抬头。她担心方母又自作主张给她安排了什么活动。
方父训斥道:“吃饭呢,不要总是低头看手机。”
徐母道:“刚才和你妈妈说,你这个暑假正好没事干,徐士廉刚把工作室搬到家里,需要人帮他整理稿子联络编辑,问问你没有兴趣。”
方芃心里一惊,忽然觉得激动起来。她立刻说“好呀”,然后转头看向徐士廉。
徐士廉依旧是波澜不惊的样子,方芃却觉得他是累了,疲于这里的每一寸空气,他一举一动只有顺着风口才能得以苟活。这一刻,方芃忽然又不期待徐士廉同意了。
“好呀。”徐士廉说。
他还是同意了。
--------------------
第一次写原创文,完全没有头脑……就当用大白话搞oc了,和写同人的时候感觉太不一样了。
第2章 登门入室
方芃一家新搬到的住处与徐士廉曾经的婚房在同一个小区。这套婚房是徐士廉结婚前和前妻合资购入的房产,八十平,恰够一家三口。前妻是一个极有规划的人,当初选中这里是因为临近女儿的幼儿园。到了离婚的时候,因为小学和初中学区的转变,就把这套房留给了徐士廉,而徐士利则把车子存折等余下的财产都赠与前妻,直到现在每月也会打钱过去,也不知道是顾念女儿,还是余情未了。
这些话是方芃听方母说的,毕竟不是出自当事人之口,也不知有几分真几分假。方芃对徐士廉的前妻一无所知,不过如果徐士廉三十岁女儿都要上小学了,那他们很可能大学时期就是情侣,一毕业就结了婚。原来从校服走到婚姻,也有可能落得个兰因絮果。
方芃觉得有些许唏嘘,方母却告诉她:“如果你以后结婚的人是个不稳定的艺术家,那大概率也会分。”方母对艺术家有偏见不针对所有,方芃就学过两年艺术,开始是版画,后来又学水彩,但没有受过系统训练。她学艺术的目的是为了学会鉴赏,比起素描色彩一类的基本功,方芃更多是在跟着当地美院的一位教授学艺术史。方母认可的是美术大学有编制的教工,而非名不见经传的“漫画家”。
有美术的功底,平常暑假也会去实习打工,给徐士廉当助手这件事对方芃而言没有难度。方芃的新家与徐士廉不在一个楼群,徐士廉住在五楼,不上不下的,恰是新婚的小夫妻能买到的楼层,而方家是lof户型,和徐士廉的家隔着一个广场和一个人工湖。现在是初夏,方芃特意挑了一套平时看画展常穿的轻便衣服,好像她要去做的不是去徐士廉家,而是要去参观卢浮宫。临行前方母给方芃一盒茶叶让她带去,方芃知道是要随礼,但她莫名觉得徐士廉不会爱喝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