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着,另一边已经大权在握,正准备随着性子对大将来瑱*下手的程元振也浑身一僵,暗道不好。
【残害忠良、延误军情,以至于吐蕃犯境,在泾州刺史高晖的带路下顺利越过邠州,离长安只剩200余里时,唐肃宗才收到消息,仓皇弃都逃往陕州。
最后,还是让我们那时已经被排挤出权利中心的唐朝救火大队长郭子仪来收拾了残局。
吐蕃大军在长安劫掠15日后,最终引兵西退,不久长安收复。
而在这期间,程公公还没少给人拖后腿……】*
完了!这下彻底完了!
程元振瘫倒在地,软成了一堆泥。
【在这次事变平息之后,有臣子请杀程元振,但代宗不肯,只下令尽削他的官,放归田里。
老实说,皇帝这样做也是有一定的原因的。毕竟咱们都知道,宦官在一定程度上是皇权的延伸。
在这次事件中,诸位封疆大吏刻意忽视皇帝征召,任由吐蕃肆虐长安。
对比之下,唐代宗手上能切实掌握的力量中,宦官群体是最容易接触到的一股,这也就难怪他抓在手里牢牢不放了。】
安夏叹了口气,继续道:
【不过,我个人认为,就算必须要任用宦官,也只能是权宜之策。不然一旦掌握着皇帝衣食住行的宦官有了兵权,养大了野心,那后果……啧啧啧。
所以我就很不明白为什么被誉为中兴之主的唐宪宗最后会把神策军的指挥权交给宦官,并且一直在宦官群体内部传了下去。结果确实是没被儿子宫变了,但晚年沉迷丹药性情急躁,多次降罪左右宦官,直接被宦官谋杀了。】
“噼里啪啦!”
又是一连串的瓷器碎裂之声。
柳公绰赶紧上前扶住差点摔倒的唐宪宗李纯,被天幕提到名字的几名权宦立即被戍卫宫廷的神策军士兵擒住。
天幕上,安夏严肃声明:
【请大家注意,主播不否认宦官中也出现过一些经世之才,比如蔡伦、郑和这样名留青史的厉害人物,甚至历史上叛军入侵皇宫时,往往也是众多宦官宫女奋力抵抗。
但太监这个群体作为旧时代压迫下的扭曲产物,他们中出现“只管生前荣华富贵,哪管死后洪水滔天”之类无大局观观念的存在的比例,相对而言确实很高,更别提有些宦官还没怎么读过书……】
“!”
朱元璋猛地一惊,顿时有种不太妙的预感:怎么?他都不让宦官识字了,他们还能闹出幺蛾子???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权利如果交到不合适的人手里还不加制约,只会变成一场将所有人都席卷进去的巨大灾难。
比如汉末的十常侍、唐末执掌帝王废立生杀之权的宦官、北宋的童贯、明朝造成土木堡之变的王振……】
“唉!”
安夏掰着手指一一数了过去,然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确实,权利必须受控!”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等人赞同不已。
明初。
朱元璋看热闹的笑容突然僵在了脸上:“土木堡……之变?”
能与前面这些人一起被后辈提起,这王振都做了什么啊?
同一时间,汉、唐、宋、明的诸位雄主齐齐黑了脸。
【不过,以上只是我的个人意见,后来人的马后炮罢了,假如真穿越回那个时候了,可能还不一定受用。
毕竟就像网上有人戏称的那样,唐朝真是个神奇的朝代!
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政变频发、党政激烈……这么多弊病,其中随意一个都足以让朝代灭亡,但全部出现在唐中后时期时,居然形成了一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