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当成是学习之余的放松啊...果然,果然千秋你有一些很可怕的特质啊,现在是越来越明显了。”
说完这些,她顿了顿,又露出了梦幻的、不可思议的表情:“所以说,这事儿是真的喽?不是开玩笑,也不是幻觉?啊~啊~,还是不行,我还是很难想象这是真的......”
林千秋知道,雅子这是理性上相信了她的话,毕竟林千秋完全不是开玩笑的口吻。再说了,临时开玩笑也很难有这么详细的前因后果...至于‘幻觉’,那纯是雅子随口说的,她当然知道没有幻觉。
只是,理性是一回事,感性又是另一回事。感性上,这件事在雅子内心还没有实感,所以她才一副完全没有进入状态的样子这也没办法,只能是时间长了,慢慢就有实感了。
??[53]霓虹物语1981(22): 雅子确实对林千秋的小说得奖,并且即将要变成铅字,连载到杂志……
雅子确实对林千秋的小说得奖,并且即将要变成铅字,连载到杂志上没有实感。不过,到了第二天,也就是2月25日这天,新一期的《文艺》被放到了书店、杂货店、便利超市等的展示架上时,她赶早就买了一本。
而就在雅子顺着封面推荐,找到‘文艺赏’优胜作品《我的围棋》,以一种微妙的、不真实的感觉阅读时。东京这座城市里面,正有不少人也和她一样,打开了这一期的《文艺》,顺着封面推荐选择先看初连载的《我的围棋》。
大石杏是这些人里中的一员。
“哎呀,猪排酱没有了...小杏,可以麻烦你一下吗?”大石一家的早晨,灶台旁忙碌的妈妈忽然冲外面客厅里的大石杏说道。
大石家是厨餐一体的构造,餐桌旁就是看报纸的爸爸,外面客厅则只有捏着棋子打棋谱的大石杏。
她当然不想跑腿,但这种跑腿的活儿,没有让一家之主的爸爸去的道理,即使现在他什么事也没有。也不可能去叫醒还在睡的大哥和小弟,所以如果想要中午的便当里,不会少了挤上猪排酱的完美猪排,她就非去不可了。
“是的,我这就去。”放下棋子和棋谱,大石杏不太情愿地走到门口换鞋。
走出家来,大石杏深吸了一口气。虽说出来这一趟不是她自愿的,但难得这么早、这么安静的时候上街,别说还挺舒服的......
大石家住东京郊区的一处团地,而所谓团地,就是很多家庭住在一栋楼,一个区域内有很多同样楼栋的‘集合住宅’这值得特别解释是因为,日本和其他进入工业化的现代国家不同,它的城市居民依旧少见地以独立住宅为主流,这种‘集合住宅’只是补充。
不过要说团地就是华夏的小区,倒也不是,它给日本人的观感大概更类似‘筒子楼’。甚至它最初模仿的对象之一,也和筒子楼一样,是苏联的赫鲁晓夫楼。
只不过模仿的时候,日本经济条件比华夏好,所以团地住宅和赫鲁晓夫楼一样,虽然说是‘简易住宅’,却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而筒子楼,砖混建造代替了赫鲁晓夫楼的模块化建造就算了,关键是厨房、厕所这些空间往往得一层居民共用,这就很不方便了。
不过考虑到这样的成本降低,到也不是不能理解那个年代做出这样的改动。
这样说,团地住宅就更像华夏的普通现代小区了?但真的不是,一方面,团地住宅就是为了解决城市化带来的住宅紧缺问题,学的也是苏联简易住宅的路子,这就决定了它必然是各方面都很紧凑,基本卡着居住需求的底限去的。
这也是为什么说团地宅更像筒子楼了,它的绝对条件比筒子楼好,但对日本人来说,相对条件可不好。而且即使算‘绝对条件’,它也多的是不如人意的地方呢!
比如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