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错,有机会拿第一的。
“下次一定会更好吧?”“当然啦!下一次一定要拿第一!”大家都这样说着。。
注一:《再见》歌词
??[78]霓虹物语1981(47): ‘合唱祭’就算是本学期最后一次大型活动了,‘合唱祭’之后,……
‘合唱祭’就算是本学期最后一次大型活动了,‘合唱祭’之后,仿佛是一下子,大家就跳转到了备战期末考试的状态。
教育大附高作为国立名门,一向是以‘自由’标榜自身的。因此学生们可以不穿校服,可以自由出入咖啡吧之类的场所(咖啡吧是兼营酒水的店,一般高中生要去都得偷偷去,被学校发现,就算不被开除,也得记过),日常玩什么、闹什么,也没人强制干预。
但这并不是说学校就不重视学生的成绩,学生自己也不重视自己的成绩了。相反,一切自由的前提,正是学生们出色的成绩如果学生没有好成绩,还自由、好玩乐,那不就是一些吊车尾高中的做派了吗?有什么值得推崇的?
某种意义上,教育大附高及其学生们,也算是践行了‘只有拼尽全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吧。所以临到重要考试前夕,他们的认真、努力、自觉程度,比一些有学校老师强制管束的学生还强呢!
林千秋现在也是这其中的一员了...不,应该说她平常就很认真努力了。
每天都会预习复习,上课认真听讲,从不糊弄就不说了。平常除了女子羽毛球部那算得上是轻松的部活,她的课余时间也多数给了学习至于写作,她每天只放松一样地写三四页,一个小时出头的事儿。
她自己投入其中不觉得,但如果有人能旁观她的日常,就会为她的自觉和规律而惊讶。倒不是说没有高一学生能做到这样,事实上比她更用功、更努力的也不少。只是像她这样的始终是少数,即使是优等生居多的教育大附高,也多半没有她这样。
至少高一阶段还没有...大家普遍上补习塾,还得等到一年级第三学期或者二年级呢。现在的话,多少还处于国三升学后的‘放松期’,为之后的苦学积攒力量储备呢。
这样的认真努力有效果吗?应该说是有的。在这学期的期中考试上,林千秋考到了年级第66名,以一年级的人数来说,这妥妥的中游偏上了。再考虑到她入学时的成绩其实是偏低的,底子也不如同学们扎实,这就算很好了。
至于为什么没冲得更高,只能说,到底是教育大附高,学生中间卧虎藏龙。有不需要怎么学也能轻松拿高分的,也有努力程度令人咋舌,是林千秋所望尘莫及的...所以有65名同学在她之上,实属正常。
而自从期中考试考到年级第66名后,林千秋就更是有了明确的目标这个学期以来,关于大学的目标,她也逐渐明晰了。从当初只是大概的‘顶级大学’,变成了明确无比的‘东大’...这说起来其实也不算错,日本国内的话,要说顶级大学,本来就只有一所东京大学而已。
东京大学就是独一档,其他学校再怎么样也低它半头。所以如果东京大学是顶级大学,再让其他大学和它并列,就不太合适了。
至于说考上东京大学有没有戏,林千秋还是觉得有戏的。往年教育大附高,应届生都能有三十几个考进东大的,所以原则上,她只要进入年级排名前20%,‘东大’就十拿九稳了当然,这也就是‘原则上’了。因为东大不同的学部的录取要求不同,对不同科目的成绩看重程度不同,入学要求当然和学校考试算总分不一样。
不过现阶段还没有考虑到大学进入哪个学部,所以不必算那么细。先在综合成绩上跨入可能录取的区间,这是绝对没错的(毕竟东大也是国公立大学,相比起私立大学,除了本学部要求的科目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