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而那年盛明兰突然来信请求嫣然帮忙去开封府作证,嫣然不假思索就答应了。对于一个远嫁的柔弱女子来说,没有什么比现实的利益更重要。

而这次嫣然重回开封府,情况却与上次大不相同了。如今的宁远侯府已经一落千丈,原本每年惯例的茶引,这几年也变得时有时无。嫣然的公婆和相公又开始对她甩脸色,嫣然的相公也更加频繁地出入青楼楚馆。而任露娘案之后,本就江河日下的宁远侯府更是雪上加霜,嫣然几乎笃定,宁远侯已经没有能力再给段家弄茶引了,也就是说,盛明兰已经没有巴结的价值了。

而这桩案子,也因为新证据的出现而与之前大不相同。

之前明兰寄信给自己作伪证,嫣然就对盛明兰有所怀疑,而明兰对红绡和凤仙的区别对待,更加深了嫣然对明兰和顾廷烨的怀疑。

如果明兰不是心里有鬼,为什么会给自己寄那封信让自己作伪证呢?红绡是余嫣红的陪嫁,不可能和明兰有什么情分,明兰为什么要给她那么多银子呢?

经过一通分析,嫣然做出了一个大胆的猜测,早在顾廷烨到余家来提亲之前,明兰就和顾廷烨有了首尾,但当时的顾老太爷不肯让一个五品官的庶女进门,而是抢先和余家定了亲。因此明兰才会千方百计阻拦她嫁去,等她真的如明兰所愿另嫁他人以后,嫣红就成了盛明兰的又一个眼中钉。

嫣红背夫偷汉,却无人阻拦,背后必定有红绡推波助澜,而红绡背后的真正主谋,或许就是盛明兰,那五百两银子,分明是给红绡的好处费。

想到这里,嫣然也被自己的想法吓了一大跳,况且这一切不过是她的猜测,并没有实证。嫣然思来想去,还是决定翻供,老老实实说出当年的真相,以保自身清白。免得到时候盛明兰作为外室谋害主母的计划被开封府查出来,牵连她一个参与谋害亲妹的恶名。

故而第二日她上开封府受审时,痛痛快快推翻了之前的供词,承认当年自己并没有委托明兰给继母余方氏送东西,是明兰提前写信,让她在公堂之上撒谎。并且嫣然还提供了当年明兰寄去的书信。信纸已陈旧发黄,墨色也有些淡了,一看就是有年代的物件,做不得伪。嫣然没有再说什么多余的话,该说的她都说了,剩下的还要靠开封府查证。

紧接着到京的是一位十分关键的证人从流放之地被押解回京的朱曼娘。

当年蓉姐得了盛明兰的授意,去监狱利诱曼娘帮顾廷烨作伪证,事成之后,蓉姐本想按照约定,尽早把亲生母亲接回京城,但顾廷烨却认为,眼下这桩案子太惹眼,若是这时候就急着把曼娘接回来,恐怕会被朝廷上的对头拿来大做文章,所以让蓉姐稍安勿躁,等过几年,再考虑此事。

但那以后,顾家几乎一直官司缠身,侯府势力也日益衰弱,盛家和袁家接连出事,明兰疲于奔波焦头烂额,蓉姐接连不断地夭折孩子,又咬牙给常年纳妾生子。种种原因之下,蓉姐接曼娘回京的日子也一拖再拖,一直拖到了顾家所有人彻底没有了官身,这时,即使蓉姐想再利用侯府的人脉和势力接曼娘回京,也是不能了。蓉姐虽内疚不已,但也无可奈何。

蓉姐尚且心里一直记挂着生母,但顾廷烨和盛明兰,却几乎早已忘记了曼娘这个人的存在,甚至认为她早就死在流放路上了。偏偏曼娘这个女人顽强的狠,不似昌哥那般经受不住一点风雨,她拼着一口气,咬牙活了许多年,熬到满鬓白霜,皱纹密布,终于等到了回到京城的这一天。

第113章 无人生还(知否x包青天)三 当年债 88 余家

得知曼娘即将回京重新作证,明兰自然不可能坐以待毙。

早在流放之地就意识到自己被侯府诓骗戏耍的曼娘,如今更不可能再以银钱买通,故明兰反其道而行之,设计了另一条对策。顾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