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的证供,当年这桩案子并无不妥,侯府的小秦氏和顾廷伟,勾结反贼,半夜攻打侯府,欲谋害侯府大娘子盛明兰和小世子团哥,任露娘明知小秦氏参与谋反,却收了小秦氏的好处,把团哥的位置透露给了小秦氏的人,因此任露娘也算参与了谋反,被判斩首,无可厚非。

侯府当年经历过此事的下人们,侯府幕僚公孙白石、公孙白石的小妾若眉和顾廷烨独女蓉姐等人,皆可证实刘正杰所说的话。

而邵氏和女儿娴姐却提供了另一种证词:小秦氏和顾廷伟虽然合谋攻打侯府,其实并未真正勾结反贼,而是想趁火打劫,趁虚而入而已,任露娘更是对谋反之事毫不知情,充其量不过是个勾结外贼的贼婆子,判处斩首,实在是判得过重了。

娴姐在公堂上陈述完毕,抬头剪猛然看到了蓉姐怨怼的目光,四目相对,眼中皆是复杂。昔日里无话不谈胜似嫡亲姐妹的小姐俩,因为这桩案子,终究是分道扬镳,情分荡然无存了。

恍惚间,娴姐突然想起了还在闺中时,与蓉姐的一次谈话,那天在修整一新的蔻香苑,娴姐摩挲着蓉姐手上留下的伤疤,貌似不经意地问道:“蓉姐,这蔻香苑向来是你的居所,婶婶那日为什么独独把你挪出来,光让团哥藏身此处呢?把你和团哥一起藏在蔻香苑不行吗?”

蓉姐的脸色顿时变得难看起来:“我母亲自有道理,长辈的事,小辈岂可妄议。”

其实娴姐还想问:“你既然称她作母亲,如今亲近她又胜过亲近秋娘,为何不让她把你记做嫡女呢,日后也好找一门更好的婆家。”但看看蓉姐的脸色,娴姐还是决定不再自讨没趣了。或许,在那时候,就已经埋下了姐妹反目的种子。

和蓉姐情分断了,真是可惜。娴姐难过地想道,可是任姨娘一条人命活活没了,更是可惜。虽然娴姐与任姨娘不算亲厚,连熟稔也谈不上,但娴姐到底是把任姨娘当人看,而蓉姐则不然,更以侯府利益为重。既然道不同不相为谋,那两人之间的姐妹情分,断了就断了吧。

包拯审完两方,又命王朝马汉带来两个新证人:当年任露娘身边的两个贴身大丫鬟,小芳和小卉,两人一上公堂,衙门外围观的人都露出了惊惧的表情,原来这二人,竟然没有耳朵,有细心者注意到了两个丫鬟的手,两个人的手,竟然都没有食指。有些胆子小的妇人当场骇得晕了过去。

看来刚才邵氏所言不虚,这顾廷烨竟然为了给自己的孩子出气,胆敢斩断下人食指,割掉下人耳朵,简直无法无天!能卖身为奴的都是穷苦人家出身,一辈子就靠出卖劳力生存,顾廷烨把人弄成残疾,相当于断了她们生存的可能,真不知道这些年来,她们是怎么活下来的。

第104章 无人生还(知否x包青天)三 当年债 79 八贤王和庆昌公主

看到两个残废的丫鬟上了公堂,刚才一直悬着心的邵氏才略微送了一口气。

好生生的两个年轻女孩子,就因为受任露娘连累,被顾廷烨迁怒,一夕之间变成了不能劳作不能听声音的残废,又被卖去了北方苦寒之地,邵氏知道,这些年她们在苦寒之地几乎活不下去,因此她们一定恨极了顾廷烨,想来她们一定不会在公堂之上包庇顾廷烨了。邵氏这样想着。

因两个丫鬟被割了耳朵,听不到声音,故在审理案件时,包大人特意找了一位会手语的助手帮忙。然而出乎邵氏意料的是,经过包大人一番审理,两个丫鬟一口咬定,当年任露娘的确参与了谋反案,至于她们身上的残疾,乃是当年攻入侯府的反贼伤的,与顾廷烨无关。

听完两个丫鬟的供述,邵氏感觉全身的鲜血都涌上了心头,气得差点背过气去,当场骂道:“你们撒谎!明明是顾廷烨把你们弄成残疾的!”

衙役们连忙按住了暴起的邵氏,包大人也拍惊堂木,命邵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