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怕事,却又对侯府忠心耿耿,若是直接审问,只怕她宁可一头撞死,也不敢承认当年在侯府喝过避子汤药。倒不如直接让黄氏验身,更容易得出真相。
黄氏一验,果然有了发现,秋娘体内的确有微量的水银毒素。既有了确凿的证据,包大人马上找来了案件所有当事人,直言不讳告诉她们,或许并没有人给蓉姐下毒,是秋娘当年在侯府喝的避孕汤药里的毒,通过娘胎传给了蓉姐,又通过蓉姐传给了那几个孩子。
在场之人无不大吃一惊。但常家众人心中考虑的并不是蓉姐和秋娘的安危,而是绝对不能暴露侯府给妾侍喝避子汤药喝蓉姐换过母亲的秘密。
首先提出反驳的是常嬷嬷,常嬷嬷矢口否认当年侯府曾经给妾侍服用过避子汤药,让秋娘想想清楚,年轻时是否在其他地方中过毒。
秋娘眼睛里泪水打着转,不知该如何是好,她明白,常嬷嬷的意思是让她寻个由头,撒谎承认那体内的汤药是别处喝的,莫要害了侯府。但秋娘一贯憨厚老实,如何会撒谎,脸都憋红了也没憋出半句话来。包大人看着常嬷嬷和秋娘的反应,心中已经有了成算。
而常年,那边,也对包大人提出了质疑,如果是秋娘体内的通过娘胎传给了蓉姐,为何蓉姐能平安降生长大,而蓉姐的孩子却或不下来呢。
包大人也做出了解释,孩子是否能平安降生,要靠父母双方,蓉姐亲生父亲是武功盖世的将军,父亲身体强健,女儿自然也身体好,是以蓉姐能平安降生,加上后天在侯府调养得当,所以能平安长大,而且丝毫看不出中过毒。
而蓉姐的孩子的父亲,却是文官常年。
包大人先是对常年致歉,让常年多多包涵谅解,随后表达了对常年身体状况的怀疑,毕竟常年的曾外祖父、祖父、父亲和母亲都早亡,因此,包大人怀疑,孩子夭折,或许也与常年的身体有关。但真相究竟如何,还需要开封府的方大夫把脉以后,才能知晓。
把问题推给常年的身体,常年和常嬷嬷自然是十分不悦,但对方不是脾气好胆小怕事的黄医女,而是开封府的大夫,方大夫奉包大人之命诊脉,常年即使有官身,也不能推辞。
方大夫诊脉之后,向众人告知了结果:常年确有先天的不足之争。常家夫妻皆有先天不足之症,而常家少奶奶体内又一直有余毒未清,因此一直生不出健康的孩子。而并非是其他人给少奶奶下毒。
案件真相终于大白,昔日被怀疑的丫鬟们和其他下人终于都松了一口气,常嬷嬷却傻了眼了。当年给蓉姐生母喝避孕的汤药的,不是别人,正是自己。当年一心为了烨哥着想,生怕曼娘有了庶子以后影响烨哥日后娶妻,没想到临了,却害到了自己的亲骨肉头上。
常年也正满肚子的怨气无处发泄,如今只得做出一副心疼死去的孩子的模样,把蓉姐拥在怀里。但此时最让常年心痛的不是那些夭折的孩子,也不是从娘胎里就受毒药侵害的妻子,而是自己身子不好,影响到孩子的真相被当众揭穿。公然揭穿这种事,相当于把一个男人的面子按在地上踩。
蓉姐则靠在相公的怀里,眼泪如断线的珠子一般流出,脸上的表情却并不分明。蓉姐的泪水不止为自己和孩子而流,也为远远流放的亲生母亲和早逝的弟弟而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