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长大一些再说。

再后来,明兰和顾廷烨一起去了蜀地赴任,又把团哥儿进宫当了太子伴读,小沈氏狠狠心,也把唯一的女儿送进了宫中,由身为皇后的亲姐姐抚养。如此一来,团哥和小沈氏女儿也算得上青梅竹马。

转眼数年过去,团哥和小沈氏的女儿都该议亲了,多年在皇宫的青梅竹马,到底还是没成为一对。那年宁远侯府大姑娘出阁,团哥圆哥兄弟代父发嫁堂姐,英国公和沈国舅对这俩兄弟喜欢得很,想一边一个分了招婿,于是,团哥许了英国公嫡孙女,圆哥许了张桂芬生的长女宝珠。

但小沈氏女儿结局也不差,被皇后亲自养在身边,与太子又是多年一起长大的情分,感情好得跟亲兄妹一样,眼见太子日渐长成,地位稳固,此时与小沈氏的独女结亲,相当于做了未来皇帝的妹夫,即使没有嫡亲兄弟也不打紧,没有嫡亲兄弟反而更好,小沈氏的财产都要留给女儿做嫁妆。

因此,团哥圆哥分别定亲以后,小沈氏女儿也由皇后做主,许了一门极好的亲事。

事定之后,小沈氏甚至松了一口气,庆幸当年没和盛明兰变成亲家。小沈氏虽出身禹州的小门小户,但多年以来耳濡目染,也沾染了京城世家看重门第的风气,那年她听说侯府独女顾书蓉许给了新科进士常年,便觉得有些不妥,倘若是家世单薄的耕读之家也就罢了,常年的奶奶常嬷嬷却是给顾侯爷的亲生母亲白氏做过奶妈子的,据说,常年的亲姐姐常燕,当年还差点给顾廷烨做了小妾。日后顾家的媳妇,要给一个下人之孙行礼,顾家的亲家,也拐着弯和奶妈子做了亲家,张家的女儿和外孙女受得了这委屈,她小沈氏的女儿可受不得。

加上小沈氏阅读史书,也读到过武则天不愿太平公主和田舍女做妯娌,硬逼薛家休了大嫂,这个故事更坚定了小沈氏的看法,幸好当年未与顾家结亲,免得逢年过节,亲女儿还要给一个奶妈子行晚辈之礼。

因此,小沈氏与明兰从未因两家婚事产生任何龃龉,直到曹锦绣案事发,小沈氏因此恨上盛明兰。

小沈氏动了捉弄明兰的心思,却不知该如何下手,这时候,她的贴身婆子问小沈氏,可还记得那侯府大女婿常年,常年有个出嫁的姐姐常燕,如今正和常家闹得厉害呢。

原来那婆子夫家和常家刚好是邻居,最近常家总是吵吵闹闹,婆子也趁机听了不少。小沈氏这下来了兴趣,婆子便把最近在街头巷尾听说的,常家的八卦趣事,全讲给了小沈氏。

第60章 无人生还(知否x包青天)三 当年债 35 常嬷嬷属意常燕当妾

早已从常家出嫁多年的常燕为何又会和侯府结梁子呢?此事还要从多年以前说起,那年,顾廷烨浪迹江湖,他不再搭理曼娘,车三娘看中的方小荷又被流氓糟蹋后投水自尽,顾廷烨也一副不再信任女人的样子,只流连于青楼楚馆,与风尘女子作伴,绝不肯让一个女人在自己身边常呆,把常嬷嬷看得心疼不已,总觉得烨哥身边没个知冷知热的女人贴身照顾,实在是太委屈了,可旁的女人,顾廷烨又不肯信任,怕再招来一个心术不正惹是生非的曼娘。

常嬷嬷思来想去,竟然把主意打到了常燕身上,那时常燕才不过十三岁,虽不十分美貌,却胜在年轻水灵。而且常燕自由开始照顾弟弟,浆洗劈柴,烹饪针线都做得,既能给烨哥儿暖床,又能照顾生活。至于常年,虽没了姐姐照顾,但有他亲生母亲常胡氏照料,也应对的来。

常嬷嬷把这件事和常胡氏一说,常胡氏却坚决反对,理由很简单,顾廷烨已经被赶出侯府了,最穷的时候只能吃三文钱一碗的阳春面,而且前头还有一个外室和一儿一女摆着,如果是做个正头娘子,还勉强算门当户对,但是做妾当小,万万不可。

让常燕嫁顾廷烨当妾,还不如嫁给隔壁阿青当正头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