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不如顾廷烨,但这些年也慢慢升官,积累了一些家财。文炎敬虽然房里有三门小妾,但也都老老实实,服从主母管教,庶子女也对嫡子女没有半分威胁,这种情况下,夫妻龃龉再大,也到不了合离的地步,一旦真合离了,四个儿女要怎么办?尤其是女儿,还要不要嫁人了?而且,盛家虽然出过一个合离的淑兰,但淑兰只能嫁给一个比孙志高更低的庄户人家,庄户人家嫌淑兰是二嫁,一开始多有不待见,淑兰连生两胎双胞胎,儿子生的比妯娌们加起来还多,才在夫家站稳脚跟,可惜淑兰那几个儿子心智随了亲爹,读书上也无甚出息。如兰要是合离了,只怕比淑兰更加艰难。
大娘子此话正中盛老太太下怀,老太太此时提出合离,正是以退为进,如果如兰不同意合离,说明她也愿意这门亲事,当年顾廷烨算计她就是在帮她,是出于好意,她怨不得别人。如兰就算对文炎敬再不满,可木已成舟,她如今早已是一个已经结婚十五年的妇人,必然不敢同意合离。
如兰的回答却出乎意料,“合离就合离,我同意!”
第49章 无人生还(知否x包青天)三 当年债 24 如兰怀孕往事
如兰骤然同意合离,让在场所有人都很诧异,尤其是王大娘子,当即提出了反驳:“如儿,你糊涂啊,这个年纪合离,你的儿女还要不要做人了。”
如兰却依旧挺着胸膛:“在作为母亲之前,我首先是一个人,这些年来,我已经为儿女受尽了委屈,如今他们都已长大,如果还需要靠母亲受委屈来做人,那他们也不配称之为人。”
如兰对儿女亲情如此淡薄,实属出乎明兰的意料,明兰只偶尔听说过一些闲言碎语,如兰与亲生儿女不太亲厚,儿女都是乳娘和祖母带大,今日一见,方得知,如兰真的像曼娘一样,只在乎自己,并不在乎儿女,这样只顾自己舒服,不顾儿女死活的人,真是不配为母亲。
如兰与儿女亲情单薄,却是有原因的,当年如兰头胎得女,引得婆婆非常不满,一个乳母的奶不够吃,如兰想拿出嫁妆再请一个乳母,竟被婆婆骂“丫头片子哪那么金贵,要两个奶娘伺候着”,王氏听说外孙女在文家受委屈,连奶都吃不饱,又心疼又着急,跑到文家敲打了几次,可谁想,盛老太太知道了,反而训了王氏一顿,嫌王氏这么做是破坏如兰夫妻关系。王氏委屈得和什么似的,如兰知道了亲妈因为替自己出头被训,也难受得不行,向文炎敬表达了几次心疼大女儿,可文炎敬却催着如兰赶紧生个儿子,让文家有后。
生就生吧。华兰大姐姐、淑兰姐姐、六妹妹,都是生了儿子才在婆家挺起胸膛过日子,儿子就是做媳妇的底气。因此如兰把大女儿交给乳娘,在外放之地泉州到处求生子的方子。
为了生儿子,如兰那些日子不知道喝了多少苦汤药,吃了多少食补之物,吃得她日日难受,不仅如此,还用草木灰泡了水洗身子,同房的时候用专门的“生儿子”姿势,一番折腾,终于生下了嫡子。本以为生下嫡子就算了,可文炎敬又表示,一个嫡子对文家来说太单薄,如兰还得再生几个儿子才好,希望让如兰专心再生个儿子。
如兰能怎么办呢?还得再生。在如兰的期待下,终于又怀了,但生产的时候却让文炎敬很失望:又是一个女儿。文炎敬皱着眉头,眼中难掩厌烦。回头来到书房,偷偷与亲近的小厮抱怨,怎么又是一个丫头片子,将来两个丫头片子出门,就得出两笔不菲的嫁妆。盛家长女大姐姐华兰只生了一个丫头片子,其余都是儿子,六妹妹一个接一个生儿子,一个赔钱货也不生,怎么如兰偏偏生了两个呢,真晦气。
文炎敬自以为只是私下抱怨,却被门外的如兰听了个清清楚楚,如兰拖着虚弱的身体,站在寒风中,呆呆地站着,眼泪如断线的珠子一般落下来,打湿了衣襟,直到乳母来报,孩子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