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最初只是承包花圃建设,用规范化和科技双管齐下提升质量和产量。

结果后面将项目包装越来越大,既要满足项目经济效益,又会兼顾当地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不只是把听她汇报的领导们一个个说的愣住,她说的成世宇都有些懵。

虽然这话不太正确,但成世宇当时当刻确实是觉得,如果真只把裴莱娜圈在地里种地,也是屈才了。

整个建设规划方案都很满意,因为“不图短期利益,只求长期共赢”的说辞而报出的价格也十分良心,就连后续开发建设施工的团队都有丰富经验和案例。

唯一让做决定的领导不太放心的,反倒是没什么名气的成世宇以及她的明宇公司。

成世宇心知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新公司就是没有别家的多年底蕴基础,不过江原道嘛,她在政府方面没有关系,但却认识他们当地的骄傲。

没见政府大厅里都摆着对方的宣传画呢吗?

元彬听成世宇讲了这件事倒也没有立刻答应下来,他作为江原道人自然有天然优势,可以帮忙引荐介绍,但凭空让他为成世宇背书或者为项目站台肯定也是不行的。

他既需要看看项目本身确实靠谱、不能坑到自己――

“绝对有得赚。”成世宇拍胸脯跟他担保,并不是坑他钱才拉他入伙。

“那合作愉快。”元彬见她如此信誓旦旦倒也没继续犹豫纠结,很是爽快地同成世宇达成了合作协议。

元彬最终愿意出资20亿占20%一并参与到项目中,后续项目开发一系列不用他费心。如果真的项目推进成功了,对于家乡人民也确实是件好事。

不管怎么说,成世宇在元彬这里,还是比那些陌生的只会在他面前吹的天花乱坠的人靠谱一些的。

*

花田项目最终还是落在了成世宇这边,但实际并不是只有成世宇眼光独到发现了这块业务市场,或者至少是花圃建设的前景。

以农副产品为重点市场的洪家,长子洪显发现了潜在商机想要项目整下来作为战绩亮给家里掌权的父亲看看,明明初期调研没什么需要关注的竞争对手,结果却是竞争项目失败了。

洪显虽然进入家族企业没多久,但其实已经是而立之年的岁数了。

在最初听说不知道哪家的小丫头上蹿下跳都没放在心上,经营三五家咖啡馆折腾折腾也就算了,看来是心养大了,哪里轮的上来他们的天地参与竞争?

结果偏偏就是对方,资金投入多、整套方案在线、进口机器和技术引入很舍得下本钱,都让洪显纳闷,哪家让家里的女儿练手给了这么大手笔支持。

尤其是他们的方案到底怎么想的,最初的需求不就只是整合花圃、还得承诺接收当地农民在花圃工作?洪显从头到尾根本没考虑到什么见鬼的观光生态旅游花田。

什么生态?谁会来这边旅游?洪显觉得也是离谱,这是那帮坐办公室的被忽悠瘸了,输也输的太离谱了。

洪父从头到尾都有听人汇报大儿子的项目跟进情况,听说彻底跟丢了倒也不着恼,他们集团不差这一个两个项目,尤其还是偏远乡村项目,不然他也不会这么放心自己撒手不管全盘由洪显处理。

但是总不能将失败都归结于是别人的问题,要从中总结经验教训。

洪父听着儿子的抱怨,表情比听说他搞砸这个项目还要难看,“你说对方提到的观光生态旅游花田你们没有想到,这也便算了,其他人都看到其中的价值只有你没有,你没想过是你自己的问题?”

离谱吗?

相反,洪父只觉得对方这个时间段掐的恰恰好。

从政府交易给对方的用地通往首尔的巴士单程不到两小时,自驾的话用时只会更短,距离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