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你之所以不在上位后,再一点点的整治他,也是因为怕迟则生变,夜长梦多。

毕竟你不知道老爷子还能在那个位置上待多久,而在这些岁月中,你那个才决惊艳的弟弟又会不会将老爷子那边仍在观望的人拉过去一点,压过你。

故而在当前你还清楚对方掌控了多大势力的时候将对方除去,你觉得才是最好的时机。

…………

始皇帝看着这些回答,面上若有所思。

他想,如果他在李建成的那个位置上会如何应对李世民这个具有极大威胁的弟弟。

在他的眼中,李建成之所以要赶尽杀绝、斩草除根,无非就是一点。

自己的能力不行,压不住对方,害怕了。

所以才想着杀了对方,永绝后患。

从后面李建成反被杀,上位的是李世民,而不是李建成的结果中,也能知道其二者的差距有多大了。

总而言之,导致这种结果的发生,根本的原因,还是其的能力不行,倘若能压得住李世民,又怎会如此。

李世民是人才,而且还不是一般的人才。

像这种文武齐全的人才杀了多可惜啊,将其利用起来,使之的价值能完整的体现出来,才是真正该做的。

不过想来是简单,实际要做起来还是挺难的。

不管是以哪种方式办法去制衡对方。

还是以多人慢慢的去分割对方的权力,最后架空对方。

把对方变成一个用到时则用,无用时则搁的工具人,这都十分考验在位之人的能力。

否则能力不行,谁吃谁还不一定呢。

李建成是个有自知之明的,只可惜最终棋差半招,被反杀了。

换个没自知之明的过去,说不定还好些。

好一点,当个傀儡,平时吃穿不愁,以后说不得还能再徒。

差一点,也就是同李建成一样,被反杀罢了。

秦始皇在这静静的想着,他后面的大臣们则也是一样安静,仍是那副。

耳观鼻、鼻观口、口观心,俺们啥都不知道,啥都没看到的老实模样。

也就只有一些位置较往后的才敢小声的窃窃私语,暗暗嘀咕。

汉朝。

汉武帝他对于李世民的行为咋说呢?

心里面是有些赞同这种行为的,但表面又决计是不可能表露出来的。

毕竟他大汉可是宣扬以孝治天下,像这种杀兄逼父的大不孝、大不敬、大不仁行为,可是会遭天下泱泱所耻笑唾弃的。

三国时期。

曹丕仰望着天上的天幕,眸子里面仿佛有某些莫名的情绪升腾燃烧。

那李世民不是长子,他曹丕亦不是长子。

那李世民能成,那他曹丕何尝不能一样

而且他和李世民还有一点不同,他上面的大哥已经没了,无需自己主动动手。

所以,顺理成章,他也该是那个。

尽管曹操目前还给汉家天子保留了最后一分颜面,没有做绝。

但谁不知道真正做主的是他曹家人。

出去随便问问,哪个敢说不是,满门抄斩/夷三族体验卡,你就说要不要吧。

他父亲或许还有一些顾忌,从而不敢做,但他敢啊。

届时,他就是那……

曹丕眼中暗光微闪,他心中关于野望的火焰已是暗暗的燃烧了起来,只等时机成熟,便会瞬间化为燎原之火。

唐朝。

李世民神色有些恍惚,内心心绪复杂。

大臣们面面相觑,也不敢多说啥,只管自己垂头继续干饭,低声交谈。

忽然,李世民手上一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