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福太太是张岩的一个堂哥的媳妇儿,她父母公婆俱都康健,夫夫和睦,还生了两个男孩,两个哥儿,人也是一团和气的,人缘很是不错。他满脸笑容的拿了一根棉线,开始给李俊开脸。
他先是用棉线在李俊的脸上绞了一会儿,然后用小刀给李俊简单的修了下眉毛。当他拿着一盒胭脂,想要往李俊脸上抹的时候,李俊突然道:“嫂子,这胭脂我就不擦了。”
他的相貌,擦上胭脂一定不好看。
全福人听他这么说,跟李林氏商量了下,便道:“行,不擦就不擦。小俊不擦胭脂也好看。”
然后,全福人又拿起木梳,开始给李俊梳头。
他掬起李俊乌黑发亮的长发,边梳边道:“一梳梳到尾, 二梳白发齐眉, 三梳儿孙满地, 四梳四条银笋尽标齐, 五梳翁娌和顺, 六梳夫夫相敬, 七梳七哥下凡, 八梳八仙贺寿,宝鸭穿莲道外游,九梳九子连环样样有,十梳夫妻两老到白头。”
梳完了头,他将李俊的长发梳成发髻,戴上凤冠。
李林氏看着李俊穿着嫁衣的模样,欣慰的不由偷偷抹起了眼泪。
幸亏是招上门儿婿,若是将儿子嫁出去,现在他该有多舍不得啊!
迎亲的时候,李俊乘着轿子出门,去张岩家接袁夕。
按照习俗,袁夕在进门的前一天住进了张岩家里,由李家人给他送了一个食盒,里面第一层放了衣料、红包、喜帖。第二层放了香烛、酒肉、馒头、各种糕饼点心。每个食盒里都放得满当当的。袁夕把这些东西拿出来后,在里面放了一些衣服,袜子,腰带,发饰,又由张家人送了回去。这么折腾了一番,袁夕还真有了种自己要嫁人的感觉。
今天他早早的便起了床,倒不是不能睡懒觉,只是他太兴奋,一大早就醒了。吃了一顿丰盛的早餐之后,便换上喜服,等着李俊来接他过门了。
一直等到了快中午,李俊的轿子才过来了。
这新娘接新郎过门儿的场面可不常见,尤其新郎还不是穷光棍儿,就更稀罕了。于是,这天整个村子里能过来的人都过来看热闹了。张岩家门前挤的里三层外三层的,简直比过节还热闹。
众人看着新娘的轿子在张岩家门口停下,然后,早已等在门口的新郎便上了驴,领着迎亲的队伍,一路吹吹打打的绕着村子游行。
袁夕穿的喜服的款式跟李俊真的差不多,都是领口袖口绣祥云纹金线,胸口绣富贵牡丹的大红喜服
这身喜服也是李俊做的,袁夕收到的时候,还惊叹了一番这衣服的做工精良。
裁剪合身,针脚细密不说,上面的图案还绣的非常精致,一看就是用了心做的。这样的衣服,穿在身上都觉得心里暖洋洋的。
换上喜服之后,袁夕脸上的笑容就没断过。他骑在系了红布花的驴上,领着迎亲的队伍,在吹打班子的吹吹打打下,沿着村子走了一圈儿,最后又回到了张岩家对面的李家。
袁夕下了驴,走到李俊的轿子前,掀开帘子,道:“小俊,到了,下来吧。”
--------------------
成亲(三)
李俊拉住他的手, 下了轿子,两人便往李家院子里走去。
李俊比袁夕还要高出十几厘米, 这身高差让周围看热闹的村民们纷纷看的啧啧称奇。
这时, 也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句:“新郎背新娘进门!”然后便惹来周围众人的起哄,大家笑哈哈的叫道:“新郎要背新娘子进门的……”
“快,快!”
还有人挑衅道:“新郎别是背不动吧!”
袁夕听着众人的起哄, 对众人喊道:“谁说我背不动,我不但背的动,还能抱起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