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1 / 2)

袁夕深知大国的优势,和小国的悲哀。为了能让花国永远占有大国优势,他自然要尽量扩张地盘。

花国的扩张势不可挡, 就连这块大陆上曾经最强大的国家大渊,都没能撑上几年,就被吞并了。

大渊曾经的王公贵族,有些直接死在了战乱中,没死的则都被查封清算。若犯有草菅人命,中饱私囊等罪行的, 便根据所犯的罪行审判。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王公贵族们大都尸位素餐, 血债累累, 是以在审判了有罪之人之后, 剩下的人竟是没几个了。

就连内宅里的夫人们,也多的是手上沾有人命的。

审判到最后, 只有少数人,和那些因为年幼而尚未来得及犯罪的孩子们没有受到处罚。

孩子们都被安排去读九年义务教育,无罪的大人则是自谋生路。可以去经商,也可以去读书工作。

一些人受不了家族覆灭, 一朝跌落的打击,选择了自杀。还有人对花国充满了怨恨, 想要伺机报复。但更多的人却是振作起来, 开始适应新的时代, 新的人生。

除了这些人, 也有一些为民请命,尽忠职守的大臣。他们非但没被清算,还受到了重用。

宁家就是其中之一。

宁氏很早就喜欢上了花国的文化制度,之前他还试着在自己的庄子里搞袁夕那一套。现在花国打下了大渊,他索性就去考了公务员。

花国百废待兴,正是需要人才的时候。宁氏才华横溢,思想觉悟又高,很快就升到了要职。竟是比他的哥哥宁启明升的还要快。

就连他的爹么宁夫人,都去市政厅找了个工作,干的十分不错。

宁大人自不必提,他一心为民,政绩斐然,自然得到了袁夕的重用。

倒是他的前夫家华南侯府,早在改朝换代时,就因为贪污腐败,草菅人命,而被抄家进监狱了。

有人把华南侯府的下场告诉了宁氏,宁氏只回了一句知道了,就又去忙自己的了。

他要做的事很多,哪有功夫理会华南侯府?得知华南候府的下场之后,心里对前夫家的最后那一丝芥蒂也消失了。

原本为了家族里哥儿的名声,他还是打算再婚的。但宁玉差点被沉塘这件事,却让他认识到了破除愚昧,提高哥儿地位的重要性。若是不改变人们的思想,不用法律来约束人们的行为,那么就算他再嫁了,他下面的哥儿们也不一定能过的多好。

于是他干脆也不找了,一心扑在了国家建设上。

原本驻守西北的荣王府,也在被清算行列。

荣王本人没什么问题,他一直驻守在西北,守护着大渊的西北屏障,功劳不小。加上他到底是李俊的生父,袁夕虽然不能再重用他,却还是对他十分尊重。不仅肯定了他的功劳,还给他发了勋章和退休津贴。荣王府的财物也都物归原主。

但荣王府里,却是有些龌龊的。

荣王常年待在军营,回府的时间不多。荣王府都是荣王妃在管理,荣王妃不算坏人,但能力与心胸却都一般。以至于府里的问题多多,连他唯一的儿子都差点被害。

还有府里的嫡子庶子们在外面以权谋私,下人在外面仗势欺人等等,闹出了一些人命,他也没有察觉。于是,在查处荣王府的时候,府里的好些人都被下了大狱。

对于这个结果,荣王心里自然是有些不好受的。

他常年驻守在外,疏忽了对孩子们的教育,以至于儿孙们大都废了。唯一一个有出息的李俊,还是个哥儿。是个哥儿也就罢了,还是在外面长大的。在外面长大的也就罢了,还不认他这个爹,真是想想就让他觉得心里不是滋味。

经过这件事,他也明白了子孙教育的重要性。他的年纪也大了,索性就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