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1 / 2)

送走了宁氏之后,宁玉也彻底从一个被长辈护着的孩子, 变成了需要自己独当一面的大人。

他很快就进了军队, 在军队里一路摸爬滚打, 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士兵。甚至还升为了军官。

不过,那都是以后的事了。

此时的璃岛和渔岛风平浪静, 人们生活安稳,对未来有些无限美好希望。

然而,潜藏在他们幸福生活下的危机,却也无法忽视。

正如宁氏想的那样, 袁夕一直对外自称商户,但他所做的事, 却已经与建国无异。

尤其是, 他推行的文化与法律, 还非常惊世骇俗。

什么人人平等, 法律上没有贵族与奴隶之分,也没有男人与哥儿之分。甚至执法人员犯罪,还要罪加一等,简直是荒唐至极!

若是这种文化与法律传播开来,甚至会动摇周边帝国的根本。他们自然都看他很不顺眼。

而更让他们无法容忍的是,他们国内有大量人口流向了袁夕那边。

各国都有土地兼并的问题,尤其是大渊建国将近200年,土地兼并的问题已经很严重。每次遇到天灾人祸,就有人卖地卖房,成为无地农民。偏偏帝国以农业为本,商业不发达,没有多少工作岗位给失地农民过活。于是,这些失地农民只能去当佃农,租种地主家的土地。时间长了,佃农的数量竟是比有土地的人还多。

佃农一年到头辛苦忙碌种出来的粮食,却要拿出4~7成去交租子。遇上丰年还好,能勉强混个饿不死。若是遇到灾年,那往往就要卖儿卖女,还会饿死许多人。于是,这些佃农在得知璃岛和渔岛的事之后,便有很多人背井离乡去了璃岛或渔岛。

他们在璃岛或渔岛扎根后,又回老家,把自己的亲戚朋友都接了过去。于是,这些帝国流向两岛的人口就越来越多。

尤其是紧挨着两岛的小国,人口竟是被吸了一半上下,简直不能忍!

就连幅员辽阔的大渊,对此也很是头疼。

大渊朝廷对户籍的管理并不怎么严格,绝大多数的老百姓平时都是靠宗族管理。百姓们有什么问题,都是在宗族内部解决,能不找官府就不找官府。官府对百姓的监管也不严格,毕竟外面有土匪水匪等等不安全,百姓们也不爱外出。

于是,距离两岛较近的地区,就出现了许多整个宗族的百姓都搬走,官员却一无所知的事……

等他们重视起来,便立刻设置了关卡,严禁百姓外出。但即便如此,还是有许多百姓们偷偷往外溜。

再加上两岛这几年出了许多新鲜事物,如镜子,玻璃等等,他们把这些商品卖到周边帝国,赚的盆满钵满,也惹了很多人的眼红。

于是,在袁夕努力苟了八年之后,帝国们终于坐不住,对他开战了。

之前对战璃岛三小国时,敌人只有两三万。而如今仅是大渊一个,便出动了50万军队。

袁夕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表现的很是淡定。

李俊倒是很兴奋。

他这几年里总揽两岛国防,也打过一些小打小闹的仗,对己方的底子清楚的很。是以虽然敌军人数是他们的几十倍,但他却一点也不担心。

开战时,正是秋高气爽的时候。

大渊的50万军队黑压压的开向璃岛,突然,只听“轰隆”一声巨响,仿佛惊雷落地一般。璃岛科研所最新研制火乍弓单,便在大渊整齐的军队中炸开了。

大渊的军队顿时吓了一跳,士兵们惊疑不定的看着巨响传来的方向。就连战场经验丰富的将军,都不由勃然变色。

“怎么回事?刚才是打雷了吗?”

“我刚才好像看到有什么东西飞了过来……”

“啊啊……死,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