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2 / 3)

,一旁的王二牛也已经吃完了。

他不仅将那块对他来说十分香甜软糯的红薯连皮带肉的吃了,还将那一碗菜连菜带汤都吃光了。然后,他还在那军士的指点下,将碗放进了一旁的篓子里。

接着,他就被戴上了手镣脚镣,蹲在了一块被围起来的空地上。

其他人见他被戴上手镣脚镣,不由都是慌乱了一下。一些人还打消了上前的念头,决定先藏起来,再观望一段时间。后来见渔岛对俘虏们的态度称得上是和善,便又有许多人耐不住饥饿,出来投降了。

--------------------

渔岛威胁论

等到第2天的傍晚, 两万士兵已经投降的差不多了。

其中有亲人在渔岛的,袁夕便安排了他们与亲人见面。在见过亲人与乡邻故交之后, 绝大多数的人都安心下来。

他们本就对渔岛的生活心存向往, 现在又见家人在渔岛过得很好,便决定要留在渔岛上生活。

于是,有家人的, 便跟着家人一起住。家人都没了的,便被安排了新的住所。除了一些地位高的将领,几乎没人愿意闹腾。而那些将领们都被好好的看管了起来,也闹不出什么动静来。

不大的渔岛上一下子接纳了这么多人,顿时就变得挤挤挨挨,有些人满为患了。

而在当天晚上, 袁夕便亲自带着军队杀上璃岛,连夜偷袭了最近的齐。

过程并不十分艰难, 一来齐地的军队大部分都去打渔岛了, 内部守卫不免有些空虚。二来璃岛粮食不足, 三小国训练量跟不上,战斗力自然没法跟吃饱喝足, 又训练量充足的渔岛士兵比。三来渔岛这些年来一直在研究武器,如今已手握鸟铳与红衣大炮,在武器上碾压还停留在冷兵器时代的三小国。四来有三小国的投降将领领路,还帮着鱼岛骗过三小国的人, 让他们少走了许多弯路。再加上璃岛根本没料到自己出了大半军队,却仅仅两天就被渔岛尽数收入囊中, 对方还立刻便反攻过来。猝不及防之下, 渔岛自然势如破竹, 一个晚上就灭了璃岛三小国。

而有了面积更大的璃岛, 渔岛的人口压力终于减轻了。在整顿了几日之后,袁夕便开始规划璃岛的城市建设。一下子招了数千名工人,去璃岛修路盖房。

还将田地分给百姓们,让百姓们开垦种植。不过,他没有学朝廷那样直接将土地分给百姓们,再向百姓们征收粮税。而是将土地全部记在自己名下,其他任何人都没有土地的所有权,只有使用权。但农民不需向他交税,还可享受他的补贴。

这其实是参照了现代华国的土地国有制,可以防止土地兼并,并且利于征地搞城市化建设,以及建厂等。

不过,在这个帝国林立,上下阶层分明的时代,他还不能明目张胆的搞现代人人平等那一套。否则就太扎那些帝国的眼了,难保那些人不会为了防止自己的国民们受渔岛的思想影响造反,而过来把自己给灭了。

是以他一直能低调就低调,连国号都没建,只称渔岛和璃岛全是他自己的产业,而百姓们则都是他的员工。至于什么警察局,监狱,军队之类,全都是为了方便他管理自己的产业才搞出来的而已。

对于他的这种商人做派,有些人鄙夷,毕竟士农工商,商人地位很低,认为他搞出这么大的动静,却只为了当老板是自甘下贱。但也有些人对他心存忌惮,觉得若是放任他继续搞下去,恐怕会威胁到自己。

一些距离较远,受影响较小的地方,直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他们不存在了。但一些距离鱼岛较近的势力,却是有些坐不住了。

渔岛的吸人能力太强,他们的人口都快被吸光了。但渔岛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让他们跟渔岛硬抗,他们还真不怎么敢。